4月22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长江三峡集团湖南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共建大兴寨水库、共同开发新能源、共抓长江大保护、共建智慧湘西、共谋乡村振兴五个方面,储备合作项目62个,总投资额472.65亿元,投资总量和涵盖领域创造湘西州招商引资历史之最。
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州长龙晓华到花垣县、吉首市、保靖县调研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创建生态文化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区工作。刘炜 摄
今年来,湘西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狠抓“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落实,全州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78亿元、增幅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稳住基本盘——农业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连日来,湘西州广大乡村,迎来了春耕生产的高潮时期。
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万亩黄金茶依山势排开。莫成 摄
“今年我种了50亩8号黄金茶,炒了300斤干茶,每斤售价接近5000元!”4月24日,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种茶大户石桥聪一边炒茶,一边和记者算起了收入账。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湘西州大力发展茶叶、柑橘、油茶、烟叶、猕猴桃、蔬菜、中药材和特色养殖8大特色产业,总面积突破430万亩。建成全球最大的富硒猕猴桃基地,全国最大的椪柑基地、百合基地、优质烟叶基地,全省最大的优质茶叶基地。
同时,大力推进质量兴农,加大农业品牌创建、培育和整合力度,湘西州“三品一标”总数达100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湖南省名牌产品3个。
湘西州大力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优质高产高效”的效果。同时,大力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科研新成果、新技术,重点支持良种良法的普及,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水平。
走进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1000多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犹如一张绿地毯覆盖大地,一颗颗诱人的猕猴桃喻示着丰收的希望。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菖蒲塘村考察,勉励村民们要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9年来,菖蒲塘村牢记嘱托,将一个贫穷山寨打造成全国闻名的“水果之乡”,水果种植面积从1750亩扩展到8000亩,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121元增加到25481元。
湘西州创新农技服务,选出903人的州、县市农技专家,组成8个专家服务团115个精准帮扶服务队,覆盖湘西州所有的行政村,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活动,年实用技术培训达30.47万人次。
今年一季度,湘西州农产品加工营业收入82.61亿元,全面落实省定粮食生产任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形象进度90%以上,油茶新造、蚕桑种植、烟叶生产、柑橘猕猴桃品改等任务持续推进。
服务主力军——打造投资热土、创业沃土、发展乐土
4月25日,记者在吉首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两栋相邻的标准化产房内看到,今年1月份从深圳引进的骏扬液晶显示模项目和鹏圣达触控显示一体化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按照企业生产需要进行装修安装。这两家企业入驻厂房面积分别达1.5万平方米和2万平方米,计划6月份投产。
吉首经开区创汇源公司,工人们在组装电池。喻根深 摄
新年伊始,湘西州以“湘商回归”为重点,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云招商”“云签约”和小分队精准招商,实现省外境内到位资金31.8亿元,增长64.8%,增幅全省第一。
疫情期间,湘西州精准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办理企业退税9500万元,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全州各类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6.4万户,增长8.9%,实现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市场主体培育成效初显。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今年来,湘西州优势产业链和重点企业带动明显,10大优势产业链实现产值82.8亿元、增长32.6%,实现税收4.7亿元,增长59.5%;其中白酒产业链增长90.8%,绿色矿业及新材料产业链增长33.3%,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产业链增长44.3%,32户重点调度企业产值预计增长46%,成为湘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湘西州开展“产业项目加速年”活动,科学谋划推进27个省重点项目、391个州重点项目建设,全州第一批总投资355亿元的10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同期增长52.9%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增长10.1%。大兴寨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已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
同时,“五好”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健全“五好”园区建设推进机制,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推进,全面完成产业园区土地专项清理自查工作,9个产业园区实现生产总值43亿元,增长20.4%,规模工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41.7%,引进省内境外资金18.3亿元,增长41.1%。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湘西州州长龙晓华表示,湘西州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攻坚年”活动,扎实推进六大攻坚行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一单告知、并审联批,为企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季度,12个项目通过“工程审批系统”共享区域评估成果,全州一体化平台办件量49.9万件,同比增长率排名全省第一。
用好加速器——文旅融合让神秘湘西更亮眼
4月23日,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到花垣县、吉首市、保靖县调研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创建生态文化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区工作。
“神秘,是湘西州最美丽的底色和最靓丽的名片。要以时间换空间,抓紧景区提质升级,确保防疫和发展两不误。”虢正贵说,湘西把疫情防控的“空档期”,变成景区提质改造的“黄金期”,大力实施景区提质扩容工程,提升游景区承载力和品质。
连日来,凤凰县山江镇雄龙村的老家寨景区,工作人员正在对进入苗寨道路进行拓宽施工,并对10余栋由老民居改造的民宿进行修缮维护。
今年,面临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湘西州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助推行业信心稳步回复。一季度,湘西州预计接待游客69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5亿元。
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发展,《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旅游片区发展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协同推进五大片区提质建设。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区启动建设。凤凰古城5A创建、苗疆边墙申遗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在疫情防控时期,景区景点提质升级步伐全面提速。
产业动能进一步集聚,2022年,全州47个重点文旅项目计划完成投资79.9亿元。其中,80%的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2亿元。湘西峒河园林艺术文旅谷、十八洞5A旅游景区提质升级等12个重点文旅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8.69亿元。
里耶秦简博物馆前,工作人员跳起大秦迎宾舞。周金标 摄
加强策划宣传,组织开展“游湘西·寻年味”2021年冬游湘西活动,开展“神秘湘西·走个春”系列宣传营销,推出5条春季旅游精品线路,持续为旅游产业复苏发展蓄势赋能。
产业深度融合态势明显,推出“乾州春会展”“国风汉服秀”等非遗展演及“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文化和旅游融合更加紧密。矮寨奇观旅游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老司城遗址及博物馆入选湖南省研学旅游基地,研学旅游持续升温。古丈县尔卓山谷乡村旅游区、龙山县华盛农庄成功创建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吉首隘口、永顺陈家坡、古丈中寨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乡村旅游成为全州旅游发展新引擎。
(文/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