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解读

湖南省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政策解读>文件解读

中央1号文件聚焦三农 湖南农业将抢抓机遇

  2013年中央1号文件刚刚下发。这是指导“三农”工作的连续第10个中央1号文件。今年中央1号文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题,聚焦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湖南作为农业大省,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湖南如何抢抓“三农”发展机遇?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湖南农业“强基础、保供给、促增收、增活力”,将从哪些方面着力做实?

  2月1日,省内农口战线的领导和专家捧读中央1号文件,热议这些话题,期盼湖南农业发展的春天。

  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刘宗林:充分激发农民增收活力

  “今年中央1号文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题,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刘宗林说,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要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第一要务。

  近年来,虽然湖南省农民收入实现了“九连增”,但总体上仍是低基数、低水平、不均衡增长。刘宗林认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湖南省要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促进农民增收。

  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刘宗林建议,认真落实中央“三个高于”的要求,确保财政每年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高于上年。同时,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农民增收活力。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养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民增收新领域。

  加快农村劳务经济转型,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刘宗林认为,要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坚持劳务输出总量与质量并举、内生增长与外延拉动同步,推动劳务经济转型发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抓好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收。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广辟农民增收渠道。中央1号文件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效益。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交易市场,激活用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深化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改革,积极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实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份共有”。

  省畜牧水产局局长袁延文:保障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这对粮猪大省湖南而言,是机遇更是责任。”2月1日,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畜牧水产局局长袁延文手捧中央1号文件,感叹地说。

  机遇从何而来?袁延文举例说,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大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力度,扩大畜禽水产品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规模,这给湖南省规模养殖市场主体吃了“定心丸”。目前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户达29万户,出栏生猪占湖南省出栏总量的68.3%,稳定了规模大户,就稳定了养殖生产;提升了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就提升了整个养殖业的发展水平,这正是养殖业的极好机遇。

  袁延文介绍,今年湖南省将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整市、整县推进,加快生猪调出大县、标准化养殖试点县建设,重点支持400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支持创建1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使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70%以上,确保生猪产量稳步发展。

  同时,湖南省将根据各地生猪养殖基础和环境粪污承载能力,规划生猪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加强养殖粪污治理,主推生态环保养殖,确保“既要有肉吃,又要环境好”。

  省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曾震亚:供销系统要倾力搞好为农服务

  供销合作社的定位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省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曾震亚说,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供销合作社要倾力搞活农产品流通,搞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型商贸集团、邮政系统开展农产品流通。”供销合作社一直是农村流通的主力军,服务范围涵盖农资销售、农副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供应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又在着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目前,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拥有60000多个服务网点。2013年,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将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在棉花、茶叶、柑橘、食用菌等湖南省主要农副产品流通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搞活农村流通,帮助农民增收。

  供销合作社在几十年的为农服务中,培养了一支熟悉农村情况、有一技之长的干部职工队伍。曾震亚说,供销合作社在乡镇乃至村一级建立了众多的庄稼医院,他们在农业公益性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到2012年年底,湖南省供销社系统领办创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和商品生产示范基地1000多个,入社社员30多万户,年销售农产品80多亿元。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今年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网络优势和传统业务优势,继续积极参与领办和组建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帮助农民增收,实现富民强社。

  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张明久:农村金融迎来好时光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一直不遗余力。今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加强国家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扶持和引导”,这对农村信用社是一大利好。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张明久介绍,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成本高、效益低、风险大,亟需国家扶持。他举例说,在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新设一个营业网点,一次性固定投入就达100万元;这些乡镇普遍存贷款需求不足,一个营业网点一年要亏损30至40万元。2011年以来,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承担了102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建设任务,为边远乡镇农民群众提供现代金融服务。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含金量高,对农村信用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张明久表示,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将着力创新产品服务,提高服务“三农”能力。

  创新信贷服务领域。把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农村消费作为农村信用社当前信贷工作的主攻方向,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围绕农业现代化需求,积极支持提高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水平,发展订单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培育种养大户、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省农村信用联社决定,实施信贷“四个一”工程,即省农村信用联社、办事处、县级行社重点支持100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同时扶持1000个专业合作社、1000个小城镇或新农村示范点、1000个农村消费市场发展。

  创新创优产品与服务。农村信用社将把小额信用贷款、联户联保贷款、循环贷款等传统产品向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主体和小微企业、专业市场扩展。大力实施“123”产品创新工程,即整合推广10个拳头产品、20个常规产品和30个特色产品。尤其是要针对有市场、有前景、有效益的小微企业,通过扩大抵押担保范围,有针对性地提供新产品、新服务。

  省林业厅副厅长唐苗生:培育壮大林业龙头企业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近年来,湖南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2年湖南省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1884亿元,是2007年的3倍多,为促进林农增收、实现山区脱贫以及壮大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湖南省各级政府出政策,给资金,鼓励林业企业创建名牌产品,湖南省林业名牌产品总数达213个,其中长沙、岳阳、邵阳3市均达到20个以上。

  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湖南的总部署,2013年,湖南林业将开展“千亿产业培育行动”,巩固和提升油茶全国第一省的位置,突出48个油茶示范县基地建设,新造油茶林50万亩,低改抚育100万亩。推动林业产业园区建设,扩大招商引资,打造林业产业集群,着力加快南竹、花卉、家具、森林旅游和林下经济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年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湖南省林业将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培育知名品牌,提升林业龙头企业知名度;创新服务机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资金、项目、融资、原材料供给、发展环境等各方面的优惠扶持,早日实现“千亿产业培育行动”;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创建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加快实现“十二五”期间建成10个特色产业园区目标;加大林产品质管力度,确保安全生产;推进“企业+农户”生产模式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