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座银矿的永兴县,白银产量却连续15年领跑全国,成就“中国银都”传奇。这一奇迹背后,是147家工业中小企业的蓬勃脉动——它们既是“无中生有”的见证者,更是湖南创新中小企业服务生态的直接受益者。
7月29日,全省各市州中小企业服务领域代表走进永兴县,在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专题会议上,直面中小企业发展的沉疴、痛点,共同探讨如何创新服务,共谋赋能高质量发展路径。
融资难、融资贵,常常困住中小企业发展的“手脚”。“过去跑贷款像无头苍蝇,门槛高、周期长!”永兴县一位企业主道出普遍困境。
湖南省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湘企融”,通过互联网链接各地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为企业首贷、续贷、转贷等提供全周期服务,为渴求资金活水的企业打通关键梗阻。来自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大家,“湘企融”平台如毛细血管般覆盖全省757.64万经营主体,目前已精准撮合融资超4007亿元。
受制于技术薄弱与管理滞后,中小企业普遍竞争力不足。为了破解这一难点问题,湖南连续5年发起“携手行动”志愿服务中小企业项目,组织专家实地考察、面对面“会诊”,重点围绕中小企业融资、用工、技改等方面支招。近一年内,“携手行动”新增了30名专家导师,破解技术管理难题3200个,促成产业链合作68项,为企业发展装上“加速器”。
“技术骨干被沿海挖走,刚招的毕业生留不住!”现场,一位代表的焦虑,道出了内陆地区企业的普遍困境。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创新跃升的关键短板。娄底“益企兴娄”设立专项经费,为人才提供“新手大礼包”,成功推动907名高校毕业生留娄就业。岳阳则将招聘现场搬到火车站,卡点“五一”等节假日返乡高峰,让招聘信息精准触达北上广深等务工集中地返乡人员;依托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等当地优势特色领域企业,定向释放岗位需求,让“人才流动节点”与“城市引才需求”无缝衔接。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推心置腹为企业解难题。过去,审批环节多、耗时长曾是永兴企业项目落地的“拦路虎”。当地首创“银都一码通”“全程代办、两不见面”服务模式,率先推进政务增值化改革,将审批环节压缩超50%。
从融资破冰到人才扎根,从技术赋能到审批革命,湖南以服务能力的系统升级,为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扫除障碍、添光加彩。2024年以来,我省已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覆盖14个市州、116个县区平台和15个园区平台。
“服务力就是竞争力。”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雪表示,未来将着力提升“定制化服务”能力,推出“一企一策”服务包,加快建设公共数字赋能平台,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文/谢卓芳 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