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里是由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联合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湖南日报中央厨房推出的《政企直通车·“厅”说政策——2022优化营商环境在线访谈》。在第6个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来临之际,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雪,来和我们聊一聊,作为中小企业的“娘家人”, 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是如何护航中小企业发展的。张书记,您好。
张雪: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擦亮“身在湖南,办事不难”的营商环境品牌。今年3月又出台《湖南省2022年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部署了简政放权、事中事后监管等4个方面35项重点任务。这个方案对中小企业而言有哪些利好?对咱中心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请您简单介绍下。
张雪:《方案》里的4个方面35项重点任务,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彰显了我省矢志不渝打造更优、更好营商环境的决心和用心。
其中,第十项工作“切实优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开展‘金融暖春’行动”,包含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商业价值等信用贷款改革,以及做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工作等一系列的举措,将持续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
《方案》就是“路线图”。接下来,我们将“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聚焦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搭建政企银平台,同时以数字建设为抓手推动全省中小微企业服务资源互联互通和服务协同,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
主持人: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作为服务全省中小微企业的“总枢纽”,咱们如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中小企业发展?
张雪: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中小企业服务,当好全省中小微企业的‘娘家人’”的服务理念, 全力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
一是搭好平台主动服务。新建的近万平米的湖南省企业服务大楼,今年5月10日正式运营,首批吸引了20余家大型银行、省内外知名服务机构踊跃入驻。各项路演、直播、培训、银企对接等服务活动精彩纷呈。
二是牵好红线靠前服务。目前,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交通银行、长沙银行、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将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等10余家大型银行签约,将着力帮助银企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元、更便捷、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是丰富活动精准服务。我们每个月都组织开展重大服务活动,如“56789”直播带岗、“携手行动”、政企直通车、湘企大讲堂、“创业创新大课堂”等,以及各种法律讲座、专精特新培训等矩阵式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和创新赋能。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了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据我们了解,该平台是国家级示范平台。它有哪些特色亮点?
张雪:这个平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窗口平台,就是线下实体平台;二是网络平台。
当前,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突出“企业数据归集应用中心”“企业线上服务系统研发中心”“企业服务资源供给中心”“企业窗口服务平台调度管理中心”“政府服务企业的工作平台”五大功能定位。我们将继续建强、做实线上线下平台,努力实现服务产品化、产品标准化、标准品牌化。
全省现已搭建了1个省平台、14个市(州)平台、122个县(市、区)、9个产业集群窗口平台,构建了省市县三级“1+14+122+9”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全领域覆盖、全流程打通的公共服务体系。省平台共汇聚服务机构9700余家,占中部6省近70%,全国的10%。中心积极推进建设的“湘商通”涉企服务平台,将为全省市场主体提供“可查、可用、可办”的全方位、全天候线下和线上一站式服务。
主持人:在中小企业最迫切的诉求中,“融资难、融资贵”是绕不开的话题。咱们在这方面服务中有哪些举措?
张雪: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一直是中心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我们一直尝试引金融活水灌溉中小企业,打造了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湘企融”。
“湘企融”的作用,就是解决中小微企业在信贷过程中尽调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它通过有效提高政务信用信息的服务价值,显著降低了金融机构信息收集成本,能大幅提升中小微企业申贷效率。
如何让“湘企融”更好地服务湘企?我们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如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金融科技,如今这个平台能为企业进行评级画像、自动匹配、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还能为企业提供融资对接、培训辅导、在线估值、股权体检等多项直融服务。
实践中,“湘企融”已形成“123+N”服务模式。其中的“1”,就是这个“湘企融”平台;“2”是指政务数据库和外部数据库;“3”是信用平台、产融平台、管理平台。“N”是什么呢?就是实现省、市、县(市、区)及园区的多级联动,形成全省系统化推进融资服务的良好态势。
截至目前,“湘企融”已归集16个部门的涉企数据4.3亿条,涵盖市场主体近600万家,其中法人企业近140万家。试运营期间,已注册企业12.5万家,入驻金融机构28家。该平台还发布了金融产品150个,累计发放融资贷款近百亿元,全力推动我省金融和实体间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
主持人:咱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显著成绩,又取得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您能分享一下吗?
张雪:我们注重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服务。
一是政策服务搭建了新平台。联合上线的省政府门户网站“政企通”平台,全面收集中央、省、市三级惠企政策,汇集成了一个庞大的政策集成数据库,帮助企业“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了”相关惠企政策。
二是法律服务成为了新品牌。省平台汇聚了320多家法律服务机构,陆续为企业提供服务23000多家次。“APEC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法律委员会”,已认定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全国首家“APEC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法律工作委员会服务示范站”。我们主办的“提升风险防范意识,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法律主题线上直播2期,发布公益服务产品57个。
三是科技创新打开了新局面。目前,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专利数据库,归集了2334家企业的42308项发明专利。科创服务方面,522名“双创”专家入库,陆续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了848场次,服务企业23460家。中心还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工信部首届“创新之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有2个项目入选,在中部六省排首位。
四是企业培训取得了新成效。中心以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切入点,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签署了联合办学战略合作协议。“湖南省中小企业领军人才研修班”“湖南省中小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修班”已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顺利开班,180余名企业负责人参训。中心还组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走进省委党校党建培训班”、省产业协同创新服务专题研修班等业务培训,去年共培训企业、服务机构350家,期间1500人参训。
同时,中心依托《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平台投诉系统,不断强化各方沟通衔接,帮助中小企业追回欠款2300多万元。广泛开展“携手行动”为中小企业解难增效,近两年为132家中小企业解决技术、人才、规划管理等问题457个,促成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合作46个,帮助22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8.6亿元。
主持人:优化营商环境是“永不竣工的工程”。下一步,咱们有哪些重点举措呢?
张雪:我们将按照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继续全面落实落细惠企政策,用足用好各类工具,千方百计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支持其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确保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稳定,为我国经济大盘的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
一方面,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作用。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企业,企业受益发展”的总体思路做实线下平台,做强线上平台。
一是进一步加大线下服务力度和服务频次。深入落实全省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惠企政策“口袋书”宣传、推广服务,开通省政府门户网站“政企通”企业诉求直达通道,及时梳理反馈企业困难,推动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和落实“最后一公里”协同发力。
精心辅导企业参加“创客中国”大赛,精心组织开展15到20场“携手行动”专家志愿者服务活动,多频次开展项目路演、企业家沙龙等活动,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综合体活跃度、影响力。
二是充分发挥线上平台枢纽作用、集聚作用和带动作用。
在强化网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进一步加强数据归集、精准画像,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工作,扩大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规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力争今年为中小企业融资200亿元至300亿元,力争3年融资达1000亿元。
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云上”揽才。积极参与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百日招聘56789直播带岗专项活动”,联动省内的各大院校,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20多所省内重点高校及高职院校,力争今年为万名大学毕业生牵线搭桥。
依托全国首家APEC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法律工作委员会(湖南)服务工作站,积极开展维护中小企业权益法律“云服务”6场以上,线下活动50场以上,力争服务企业20万家。
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平台功能。
重点依托省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集聚全省涉企服务资源,打造“惠企政策、便企审批、利企服务、政企互动”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推动平台功能从“可用”“可看”向“可办”提质。
加强“湘企融”平台与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联动,推进“湘企融”区域平台建设,助中小企业注册认证、发布融资需求,协助合作银行做好银企对接等工作。
推进省平台4.0系统的迭代升级,上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窗口,构建“智慧型”企业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