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会观察> 详情

两会时评:在痛感和坚守中迎来蓝天

  3月17日,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在回答中外记者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时指出:环保督察让地方党委政府有一定“痛感”,这是好事。

  地方党委政府的“痛感”,来自原有发展规划的深层次调整和短期利益的牺牲。环保整治的红线,可能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企业为了环保达标会加大投入,那些挟带私货的人不敢轻举妄动了。在这种利益取舍面前,各当事方的痛感尤为真切,某些时候说是切肤之痛也不过分。

  中医理论中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有时候沉疴染身就要施以猛药,让病人付出一定的痛苦代价才能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环保欠账的地区好比患病的躯体,也要通过有痛感的手段来进行调理和矫正。“史上最严”的环保督察之下,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就是刮骨疗毒的治疗。

  面对环境领域存在的问题,认识决定出路。有的地方能够正确认识,并积极配合“医生”,愿意接受正确的治疗方式;有的地方却是讳疾忌医,不愿意面对客观现实,在高压态势面前存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侥幸心理,或者只求解决表面问题,把“露在身体外面的箭”剪去一截了事,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不得其法,后果可以想见。

  近年来,我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美丽湖南”建设,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环境保护带来的红利。这样的成绩与幸福感,同样要承受眼前的“阵痛”。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基地集中拆除几百根烟囱,洞庭湖区采取的“五大行动”等等无不例外。事实证明,“洗洗更健康”,“痛”过之后是“舒爽”——当前,湘江水质显著改善,洞庭湖“沙鸥翔集”“上下天光”的美景亦成为常态,株洲市清水塘等一批老工业区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走上了绿色发展的轨道。

  “宁愿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青山绿水;宁可暂时的荣誉少一点,也要长远规划、长远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就得有接受阵痛并坚持到底的准备。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重大任务面前,不能有观望,更不能蹉跎岁月。

  (文/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