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念之变方有生态之变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04-26 16:46 【字体:

  “守护一江碧水,推动绿色发展”集中采访过程中,组织者特地安排媒体记者参观了两个地方的厕所。

  一是在长沙望城区湘江村。在一户民居的屋后,我们看到从厨房、卫生间出来的污水,分别进入了隔油池、三级化粪池,经过沉淀分离后,再通过管网进入一片小型人工湿地。湿地上长的是金钱草、芭蕉、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植物根系吸收污水中的磷、氮等富营养化物质,水从这里流出去时已经变得清澈了。

  另一处在益阳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大西港村。这里的农户也是通过玻璃钢三格化粪池和人工小微湿地来处理生活污水。不过,他们更讲究通过粪污无害化处理,杀灭细菌、病毒、寄生虫卵,来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三格化粪池通过厌氧发酵和沉淀虫卵,污水从这里再排出去时已基本上不含病原微生物,成为了无害的优质有机肥料,可供农田直接使用。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曾是人们对厕所固化的印象。农耕文明下的如厕习惯,和“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观念,实际上折射出人们对生态文明、对人居环境的认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粪便管理,到20世纪80年代的初级卫生保健,到90年代开始的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再到如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伴随着发展的脚步,人们不断调整修正着在厕所上的认知和实践。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厕所革命直接关系人们的幸福感。从生态效益考量,守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乡村,源头治污要先行;从经济效益考量,全域旅游,厕所革命是必要一环。而厕所发生的变化,与人们的观念改变密切相关。

  生态环保观念的“破旧立新”远不止厕所这一项。山坡上,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把过去砍伐的荒山重新栽满了绿色;湿地里,欧美黑杨“一种一砍”的背后,是经济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田土里,以往一味疯狂攫取财富,如今讲究生态平衡,在索取和给予之间,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活中也是如此。以往吃喝讲究排场,如今光盘就是文明;以往垃圾随手丢,如今垃圾分类深入人心;以往买车讲究大排量大门脸,如今出行选择新能源车,步行或骑自行车;经历新冠疫情这场劫难,新一轮爱国卫生运动有了更多的民意支持。

  绿色生态发展是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表达。人们懂得自我规约,懂得尊重公共空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想让人与自然共同演绎生命进程。这是崭新的高质量发展,崭新的文明形态。

  (文/欧阳金雨)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曹茜茜
相关阅读

有观念之变方有生态之变

1200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