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 | 以化解大班额为抓手 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自2012年来,岳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要求,认真分析现状,精准施策,持续发力。2015-2018年全市6县(市)3区全部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在新的基础上,岳阳市以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为核心,以积极化解大班额为抓手,大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新建学校化解一批,2018年全市投入20.5亿元新增加学位3.7万个;存量盘活消化一批,通过整合资源、租赁或其他途径增加学位8581个;统筹配置扩班一批,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2018年全市组织191名校长、2464名教师到偏远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支教援教;改善条件回流一批,大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促成了不少学生的回流;调整政策稳定一批,将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50%以上的计划向招生区域内初中学校分配,适当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稳定乡村和薄弱学校生源;购买服务解决一批,由政府出资向区域内民办学校购买服务解决一批学位。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式的立体施策,岳阳市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698个;截止到今年8月底已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809个,市区一年级平均班额45人,七年级平均班额49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拉大,“城挤乡弱”现象明显。为改变这一现象,岳阳市自2008年以来持续开展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并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入16亿元,894所义务教育学校都已成为合格学校,已建成标准教学点335个。实施全面改薄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覆盖1004所农村地区薄弱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稳步推进,初步建成了“岳阳市教育教学云平台”,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其中华容县工作经验两次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师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化解大班额的重要措施。市政府出台了《岳阳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细则》,激励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将招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优秀教师纳入全市人才工程“四海揽才”计划,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进入教育系统。通过定向培养、定岗招聘录用,免费师范生引进,申报“特岗计划”等方式积极补充新教师。不少县市区还对在外任教的本籍教师,开辟绿色通道,吸引他们回乡任教。七年来,全市共补充新教师12036人。其中85%安排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有效破解了农村教师队伍短缺断层问题。

  (文/李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