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省第一批芙蓉学校建成投入使用,这学期,不少贫困地区的学生不用去城里“借读”,不用奔波数公里,在家人身边、家门口,孩子们就能读“上好学”。系列报道《盛开在贫困山区的芙蓉花》今天请听第二篇《我的学校我的家》:
“哥哥:龙牡丹,你好好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就问老师,我上班去了,下班就来接你。妹妹:再见,早点来接我。”
9月4号,是新田县芙蓉学校开学上课的第一天。19岁的龙鑫将妹妹送进学校后,就准备赶去附近上班了。他没想到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妹妹的愿望这么快实现了:
“我妹妹就在我身边,我又可以照顾她。当然好。”
家住新晃县枧头镇龙秀村的龙鑫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父母早逝,兄妹两人相依为命。为了照顾妹妹,龙鑫早早离开学校外出打工。一定要让妹妹好好读书,改变命运,是他最大的心愿。不过,老家离镇上的枧头学校很远,在家照顾妹妹,他就没办法来县城打工了:
“很远,来回很不方便,要一个多小时,而且有一段很长的泥巴路,路也很陡。我很不放心。”
好在妹妹幸运地成为芙蓉学校一年级新生。看着妹妹在校园里欢快的身影,龙鑫笑得合不拢嘴:
“在这里,妹妹也可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学到很多知识,这所学校在我心里比城里的学校还好。”
这学期,芙蓉学校附近的新田县异地扶贫安置区被列入了招生范围,许多贫困户的孩子和龙鑫妹妹一样,在家门口就能上学。
家住龙泉镇周家洞村的贺女士之前一直和老公在外打工。易地扶贫搬迁至安置区之后,孩子可以就近入读芙蓉学校,她也不用担心带着孩子在外地读书开销更大。几年前,她在县城找了一份工作,孩子就在自己身边,她觉得比什么都好:
“总是在家里好咯,方便罗,小孩子的成绩、管理小孩子这些都看得到的。我小孩之前比较顽皮,现在都很听话了。”
按规定,芙蓉学校招收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偏远地区的贫困学生的比例不得低于30%或50%。此外,还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这学期,老家在晃州镇塘家坝村的陈同学成了新晃芙蓉学校初中部的一名寄宿生。迫于经济压力,陈同学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和许多留守儿童家长一样,他们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上学路上不安全、学习生活没人管。如今,看着孩子进入了这么好的一所学校,陈妈妈说:在外面打工也更安心了:
“我看了,这里比我们屋里还好一些,在家里主要是没人管,走路上学要一个多小时,这里有老师管,不耽误他学习。”
泸溪县芙蓉学校是首批芙蓉学校中唯一一所建在了乡镇的学校。芙蓉学校就像一场及时雨,满足了当地的学位需求。该县教育和体育局主任督学左立华:
“10年之内,能满足浦市地区以及周边学生上学需求。”
目前,我省首批43所芙蓉学校项目推进顺利,有15所芙蓉学校在今年9月1日迎来新生入读,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将成为芙蓉学子,沐浴在芙蓉花开的香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