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精准扶贫的升级版、迈向乡村振兴的路上,富起来的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3月14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封闭了近两个月的花垣县十八洞村景区,重新对外开放,十八洞村第一书记向前来采访的媒体朋友分享了村子的近况以及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收获到的经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自2017年实现脱贫后,全力以赴走乡村振兴之路,向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风貌。他们身上洋溢着的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气神,如同三月里的春光,给世人带来了温暖与力量,为所有走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群众传递了希望的曙光。
鼓足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就要发自内心坚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奋斗理念。近年来,乡村旅游及其衍生经济已成为十八洞村名副其实的“当家产业”。而今年受疫情影响,风景独好的苗寨封村50余日。不过,旅游红利按下“暂停键”,勤劳惯了的村民并未怨天尤人,而是在疫情防控和春耕务农里继续拼搏。如今,十八洞村不仅做到了新冠病毒“零感染”“零疑似”,还提高了各项产业的品质,为疫情过后开门迎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无论面临顺境或逆境,依旧相信希望、努力奋斗的状态,就是精神富足的最好表现。
鼓足脱贫致富的精气神,贵在受助者助人,感受爱后传递爱。2月初,宁乡市六度庵村建档立卡贫困村民主动组队义务参与企业复工防疫,书写了一段贫困户“帮扶”扶贫老板的佳话。而这样的故事也在十八洞村上演,在全民抗“疫”期间,尽管自身经济并不可观,但十八洞村梨子寨的28户农户一户不落地自发捐款,如今村民捐款已接近4万元。这些有爱的互助现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振了信心,这些懂得感恩的可爱群众,注定能更上层楼,走向美好。
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攻坚目标着实不易,收官之年遭遇疫彭艺情突袭压力倍增。在多重考验下,相信只要所有贫困群众和扶贫工作者鼓足精气神,心怀希望,积极奋斗,定能收获幸福的果实,迎来美好的生活。
(文/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