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一场跨越南北的创新创业对话在清华大学展开。株洲高新区携大学生创业政策走进清华大学,通过政策推介、训练营共建、项目遴选等多元化举措,搭建政校协同创新桥梁。
活动现场,株洲高新区动力谷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鲁贤君,向清华学子详解“真金白银”创业扶持政策:该区于去年12月出台《关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池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同时提供场地支持、创业咨询、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等全流程培育服务。2025年第一期项目评审活动已圆满结束,17个优质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选拟支持名单,将获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无条件资金支持,第二期项目申报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中。
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协调人、教务处副处长胡楚雄说:“清华大学一直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构建了多元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鼓励学生在株洲的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清华大学创新金奖俱乐部秘书长、湖南清皓普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智权,分享了他在株洲的创业生活,并诚邀入营项目来“制造名城”孵化落地、共同发展。
活动现场,同步举行了清衿启航创新创业训练营开营仪式。清衿启航创新创业训练营依托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优势,在全校范围内征集遴选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及项目入营。CLIMIND(蓝点起源)等首批22个项目当天开展现场路演,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装备等领域,株洲高新区及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共同组织专家评审,最终20个项目通过入营遴选,并进入株洲高新区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终审环节。
(文/杨如 文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