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湘西州锚定“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以生态文化旅游“六大行动”为抓手,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一季度全州接待游客1555.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4.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2%和8.1%,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近两倍,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景区提质升级:硬件与服务“双轮驱动”
聚焦景区品质提升,全力推动文旅基础设施迭代升级。泸溪县加快推进沅水画壁景区提质改造,龙山县完善惹巴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冲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乾州古城新能源充电桩、停车场等项目加速推进,为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夯实基础。里耶八面山、芙蓉镇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永顺县花月湾演艺中心、古街整修等工程稳步推进。一季度,全州签约27个文旅项目,吉首矮寨云顶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吉首芳草地山地酒店建设项目、吉首市华青庭轻奢悬崖酒店等一批项目落地开工,文旅投资“强引擎”作用凸显。
文化赋能融合:非遗与历史“活化出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文化资源,擦亮“神秘湘西”品牌。里耶秦简博物馆、老司城遗址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通过省级评审,“边城往事 从文故里”文物主题游径入选全国优秀案例。非遗传承创新成果丰硕,泸溪县苗族挑花传承人滕静蓉入选2024“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龙山县叶氏织锦非遗工坊“土家族织锦:指间经纬织锦绣”入选国家级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获评国家级研学基地,吉首大学科技园筹建提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动能强劲。
产业主体壮大:项目与市场“双向奔赴”
推动构建产业链协调运行工作机制,制定文旅产业链发展图谱。2025年谋划18个州级重点文旅项目,计划投资17.85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3.53亿元。招商引资“磁力”增强,27个签约项目涵盖民族服饰、文旅配套等领域,专班跟进、每周调度确保落地见效。全州文旅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86家,一季度营收5.43亿元,同比增长11.5%,6000余家市场主体撑起文旅产业“四梁八柱”。
要素保障优化:体验与口碑“同步提升”
围绕“游客满意”目标,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评定等级民宿8家、星级酒店13家,现有床位15.8万张,住宿单位总量3134家,规模居全省前列;路域环境整治487处,新创建国、省示范公路20公里,交通网络持续优化。创新推出“十八洞村+N”红色研学线路,古丈茶祖节村播大赛和保靖茶BA、茶超足球赛等活动引流效应显著。“湘西有礼”品牌完成商标注册,旅游商品体系加速成型。
品牌宣推创新:国内与国际“声量共振”
创新文旅宣推,以创意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神秘湘西过大年”活动,发放出行券、消费券、红包19.6万份,总金额2000万元;举办广西旅游推介会,参加马来西亚国际旅游展及“神秘湘西”马来西亚宣传营销活动;推出“神秘湘西 舞邀天下”线路,舞剧《二十四时舞》全国巡演,媒体总触达人数超1.19亿,抖音话题整体曝光量近200万次。一季度入境游客达8.2万人次,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假日经济表现抢眼:春节、清明、“五一”假期游客人次及消费收入增幅均超20%,凤凰古城、芙蓉镇稳居全省景区客流十强。
服务监管并重:规范与温度“双重护航”
以“硬举措”优化“软环境”,发布《“陪您满意游湘西”服务规范》系列团体标准,开展导游乱象专项整治,出台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十条措施。乡村旅游国家标准研讨会落地湘西,“礼行湘西·文明相伴”主题活动覆盖全行业,文旅市场监管效能持续提升。
从山水提质到文化破圈,从项目攻坚到服务升级,湘西州“六大行动”的生动实践,推动生态文旅产业向“高质量”跃迁。随着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重大项目陆续投运,“神秘湘西”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图景愈发清晰。
(文/彭宁 宋嘉 李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