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宜章:“铁蜻蜓”展现大身手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07-07 16:17 【字体:

  盛夏骄阳下,湖南省宜章县赤石乡曹田村的千亩烟田绿浪翻滚。一阵低沉的嗡鸣声由远及近,一架工业级无人机稳稳悬停,吊索精准钩住刚捆扎好的烟叶,轻盈越沟坎、穿山岭,几分钟便将百斤烟叶送达数百米外的转运点。“往年采烤季肩膀都要压塌,如今‘铁蜻蜓’一出手,再陡的坡坎也不愁!”烟农邓贵成抹去额头的汗水,望着空中穿梭的“铁蜻蜓”,脸上笑开了花。

  这仅是无人机在宜章烟叶生产链上施展拳脚的一角。从育苗源头到采收烘烤,这只“铁蜻蜓”正以多重角色,为传统烟叶生产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

  育苗侦察兵:守好金叶“第一关”

  烟叶要香,苗纯为先。往年开春,为杜绝劣杂品种,技术员跋山涉水、徒步巡查私育小棚,费力又低效。如今,宜章烟田迎来一批“空中侦察兵”。

  在黄沙镇育苗工场上空,无人机灵活盘旋,高清镜头穿透丛林屏障,田间死角一览无余。“以前靠人眼,一天跑不了几片山。现在这小家伙一升空,私育烟苗无处遁形,效率翻了几番!”黄沙烟叶生产收购站技术员欧阳涛感慨道。依托无人机全域巡查与精准定位,极大提高了巡查的效率,进一步铲除私育劣杂苗,为全县烟叶统一优良品种筑起“防火墙”,守护“福城金叶”的纯正基因。

  植保医疗兵:精准施药“云守护”

  烟叶进入旺长期,也是病虫害虎视眈眈之时。在宜章县广袤烟区,植保无人机化身“空中医疗队”,为烟叶健康保驾护航。

  笆篱镇腊元村的烟田上空,飞手轻推摇杆,无人机灵巧地穿梭于绿色波浪间。四只喷头均匀洒下雾化药液,桨叶卷起的气流让叶片翻飞,药液直达烟株底部。“传统打药,5个人一天也搞不定60亩。无人机1小时全搞定,成本省近一半,药量还能减三成!”烟农陈志强算着经济账,喜上眉梢。更关键的是“人药分离”,大大减少了农药对烟农健康的潜在威胁。精准高效的“云守护”,构筑起烟叶丰收的坚实“空中防线”。

  采收运输队:银发劳力“及时雨”

  宜章多山,烟田分散于坡岭沟壑间。采烤时节,烟叶娇嫩需抢收,可崎岖山路却让肩挑背扛的老烟农们望而兴叹。“铁蜻蜓”的加入,成为破解“银发劳力困局”的金钥匙。

  盛祥种养合作社的烟田里,无人机吊载着百余斤烟捆稳稳升空,沿着预设航线飞越陡坡深坎,几分钟便抵达烤房。“人工挑担,腿脚快也得一刻钟,还累得直不起腰。这家伙一趟一两分钟,又快又稳当!”邓贵成的赞叹道出众多老烟农心声。以往需5-7名壮劳力肩扛大半天的转运量,如今一台无人机数小时轻松完成。科技之力,将烟农从繁重体力中解放,更将烟叶从田间到烤房的耗时压缩至最短,为烘烤品质赢得黄金时间。从单点突破到全面赋能,“铁蜻蜓”的翅膀,正扇动宜章烟叶生产向更广阔未来飞翔。下一步,郴州市宜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以农机农艺融合为抓手,推动无人机应用从采收运输、喷药植保,拓展至长势监测、灾害预警等全流程。“无人机绝不只是个搬运工,”该局(分公司)烟叶分部主任欧义说道,“我们的目标,是让它成为农民信得过、用得上的全能‘新农具’,真正在田间扎下根。”目前,全县植保无人机作业覆盖率已达70%以上,累计为600余户烟农节约成本约41万元。田间地头的这场“降本增效”革命,与起垄打穴一体机、智能烘烤设备等共同奏响科技兴农的协奏曲。当“银发浪潮”遇见“铁蜻蜓”的科技新翼,科技正无声而坚定地在宜章阡陌间,犁出一条通往产业兴、乡村富、生态美的绿智融合道路。

  (文/徐嘉茜)


信息来源: 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 郭玟
相关阅读

【郴州市】宜章:“铁蜻蜓”展现大身手

3374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