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金融助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08-14 17:40 【字体:

  从岳麓山脚下的“科研热”,到宁乡经济开发区项目引擎轰鸣,“创新”正成为湖南长沙的一张城市新名片。“现在的营商环境、融资环境更好了”,这是当地许多科创企业家的共同感受。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湖南金融监管局始终锚定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美好蓝图,持续推动辖内科技金融服务扩规模、优结构、提质效,有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唤醒知识产权价值 打通企业融资堵点

  来到湖南力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访客,多少会打破一些对无人机产业的“刻板印象”:这里没有造型科幻、威力惊人的飞行器,研发人员全部坐在电脑前。面朝“低空经济”这片蓝海,创始人宁志雄选择的是低空无人机空管服务平台研发这条赛道。

  软件是制造业的灵魂。“无论在社会治理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许多无人机之所以好用,背后是我们这样的软件公司在进行平台系统验证、测试,通过多次迭代,不断提升飞行的精确度。”宁志雄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介绍。

  软件也可能是融资掣肘。“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复杂系统做得简单且稳定,背后需要花费大量心血,积累大量数据,投入许多研发资源。但很多人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思维定式。”宁志雄表示。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专利及数据资产价值被唤醒、激活,宁志雄明显感受到金融可得性提升了。“2022年在我们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后,建设银行迅速给我们放了第一笔97万元贷款,到今年贷款额度已经提升到400万元,让企业得以走到今天。”宁志雄说。

  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技术、数据正代替设备、厂房成为不少科创企业的核心“资产”。银行打破“看抵押”思维定式,打通“善贷”“愿贷”“敢贷”堵点是关键。

  破与立背后,离不开政策支持、担保加持。记者了解到,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阶段性现金流短缺特点,湖南金融监管局联合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印发指导意见,要求银行机构积极推广供应链融资,鼓励通过拓展应收账款质押和保理融资业务范围提升融资质效。此外,湖南金融监管局配合湖南省科技厅探索完善知识价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改革,在保持最高补偿贷款本金损失七成的同时,将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限额由原来的30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湖南省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5%。

  商业银行自身也在转变授信思路。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有关业务负责人表示,该分行在省内率先推出一系列评价工具——“技术流”“星光STAR”“投资流”,多维度实现对科技型企业的数字画像,并针对性推出一系列差别化政策。截至目前,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科技信贷已突破2000亿元。

  “金融机构在推动相关业务时仍存在‘价值评估难、交易流转难、资产处置难’等挑战,需要建立具有公允性的、可视化价值评估标准。”长沙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介绍,目前,该行探索建立了科创力评价体系,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市场前景、研发能力、政府支持等指标入手,强化对科技型企业在授信过程中的支撑力度。“近一年来,已有超过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科创属性评价模型上调内部评级”。

  给核心技术“上保险” 打消创新后顾之忧

  随着人工智能将芯片行业、算力行业推向风口,长沙升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升华微”)董事长姜国圣感到“机会来了”。

  升华微研发制造的钨铜、钼铜电子封装材料,成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推动了国防军工电子产业发展。在材料领域,学者出身的姜国圣有很强的技术自信。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玩家向算力、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聚集,姜国圣对于“卷”的感受也是真切的:“客户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洞、一个点、一个毛刺都不能有。如何在保证高品质的同时实现成本管控,对我们而言是个挑战。”

  角逐越激烈,越不能出风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的材料虽然单价不高,却是芯片等昂贵元件的关键载体。一旦因材料问题影响芯片、触发整车召回,企业面临的损失往往远超材料价值。”姜国圣告诉记者,升华微与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合作多年,目前除了传统的财产保险产品,亟须新材料保险为核心技术护航。

  金融监管总局等3部门在今年4月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引导保险公司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提供覆盖科技创新活动全流程的保险产品。如今,包括新材料保险在内的多项科技保险产品正在三湘大地稳步落地,成为金融支持科创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湖南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湖南辖内科技保险保障金额134.3亿元,同比增长178%,已推动19个首台(套)、新材料保费补贴申请项目获工信部审核通过。

  “针对科技企业研发、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不同风险情况,目前公司建立了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体系,可面向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设计差异化保险服务方案,并提供一站式保险服务。”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有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6月,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开出全省首张中试综合保险保单,为郴州金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铖环保”)的中试项目提供了100万元的风险保障。以该保单作为重要增信工具,金铖环保成功获得银行100万元新增授信。

  “过去发现疑似侵权,评估维权成本后,有时只能无奈放弃。”湖南鼻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鼻祖生物”)负责人介绍,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核心技术专利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今年,鼻祖生物为其两项核心生物技术发明专利投保了太平洋产险湖南分公司专利执行保险,长沙经开区为鼻祖生物补助首年保费,最高赔偿额为160万元。“这如同给核心技术穿上‘保险甲’。”太平洋产险湖南省分公司有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太平洋产险湖南分公司正积极探索和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接下来,希望通过与各专业机构联动合作,建立起覆盖重点领域、全产业链条的专业能力和专家队伍,为科技企业提供更系统性、标准化的专业服务支持。”上述有关业务负责人说。

  丰富金融服务货架 为产业转型赋能

  领先的技术水平、完备的生产能力、接近极致的光电转化效率……在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太阳光电”)展厅,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长沙松雅湖支行行长邓韧向记者介绍红太阳光电的核心技术点。被问及为何对企业如此熟悉,邓韧说:“我们是战略合作伙伴。”

  从2022年首次接触企业财务报表至今,邓韧见证了红太阳光电在光伏热潮中的腾飞,在技术迭代上的突破。如今行业进入周期波动,企业开始探索在守住光伏制造“基本盘”的基础上,加速打造半导体装备、智能制造等第二增长曲线,以整体解决方案等形式大力开拓海外市场。这些变化也为银企合作翻开新篇章。

  “从资金的维度看,接下来,我们希望与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开展更深入、系统的合作,通过信用证、银行保理等产品进一步拓宽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资金使用渠道,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红太阳光电财务总监沈伟告诉记者,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银行也有和企业“组团做生意”的合作空间。

  实际上,对于许多像红太阳光电这样步入成熟期的科创企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之下,金融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一笔贷款、一笔启动资金。协同合作出海、IPO、供应链金融等模式,更加考验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据悉,今年湖南金融监管局明确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科技企业并购贷款两项试点政策工作任务,加强与湖南省金芙蓉科创引导基金合作对接。上半年,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两笔、10.7亿元;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4户、累计投放4.3亿元,平均期限8.8年。

  充分发挥集团全牌照优势,是全国性银行丰富金融产品、服务货架的重要抓手。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有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该分行构建了“股贷债保”综合金融服务体系,联动建信投资与长沙市政府签约50亿元股权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为湖南钢铁、五凌电力等央国企发行了全国首单10年期“科创+绿色”双贴标中期票据、全国首单央企知识产权资产担保科创票据。

  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股权链”等链式拓客场景,探索“商行+投行”“融资+融智”“债权+股权”等模式……地方性银行中,长沙银行也在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科技金融生态。据介绍,长沙银行已先后发行20亿元“双创金融债”、40亿元“科创债”等,募集低成本资金专项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自营资金、理财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发行的债券超17亿元。

  湘江北去,渊远流长的山水洲城正张开手臂拥抱更多“创客”。需求驱动,未来湖南银行业保险业还将持续发力,以金融力量护航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文/许予朋)


信息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 郭玟
相关阅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金融助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3381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