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一特两辅”产业叩开国际市场大门
土特产变身金招牌
9月初,走进新邵县雀塘镇柳山村龙角冲葡萄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只见一串串套着袋子的葡萄挂满藤蔓,很是喜人。“今年葡萄挂果率高,品质也好,总产量有4万多公斤,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万元。”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喜华说。
近年来,新邵县围绕“一特两辅”发展思路,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新邵县注重以科技赋能为手段,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含金量”。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省市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科技特派员”等技术力量,组建专家组,为罗汉果、黄精等特色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销售的全链条提供技术指导与品质监管。这一举措,使得新邵的部分中药材提取物成功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打开了国际市场。
品牌建设,也是新邵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该县通过打造“新邵资味”公共品牌,并融入石马江号子等文化创意,提升了土特产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南陌”“宝庆桂丁”等多个品牌已远近驰名,29个品种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新邵麻鸭”地理标志品牌的潜力也在进一步挖掘中。
在销售渠道拓展方面,新邵借助电商平台,打造“直播大军”。通过建好农村电商直播基地、举办直播带货技能培训等方式,全方位宣传推介新邵知名土特产。2024年,该县农特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3亿元。
此外,新邵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龙溪铺镇利用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地理气候优势,种植反季节茭白、高山粉葛等。今年,该镇在8个行政村连片种植反季节茭白13.33公顷,预计上市期比常规产区提前一个月,亩均收益可达6000元。新田铺镇把瓜菜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探索出“倒茬轮作、多茬复种和反季节销售”的路子。2024年,该镇倒茬种植销售瓜菜产品2万吨,销售收入6000万元,是邵阳市重要的菜篮子种植基地之一。
据统计,目前,新邵县种植蔬菜1万余公顷、水果6533.33公顷、中药材7200公顷,总产值约9.1亿元,带动10万余人增收致富。
(文/谭宇 罗小成)

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524号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