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吉首市德夯大峡谷腹地,地处海拔500余米的矮寨管理所,是湘西高速的“云端哨所”,25名成员肩负着守护矮寨大桥及吉茶高速62.4公里路段的重任。管理所以科技为翼、匠心为锚,让这座世界级峡谷悬索桥在风霜雨雪中岿然屹立。
清晨,峡谷里的晨雾还没散开,两台 Matrice 4TD 无人机就分别从矮寨大桥的茶洞岸机巢、吉首岸机巢腾空而起。这可不是普通的起飞 —— 它标志着交通运输部低空无人机试点正式在这座千米悬索桥上“扎根”!屏幕前,全所的人都盯着无人机掠过主缆身影,忍不住心头一热:“这两位能飞越深谷、看清毫厘的‘战友’,可算来了!”
它是驱散盲区的“天眼”
曾经,主桥外观70%的盲区是大家心头的巨石。钢桁梁外侧隐蔽螺栓的锈蚀、吊索的损伤、索塔涂层的龟裂……这些人工难以察觉的隐患,常常让深夜值班室的灯常亮到天明。
如今,厘米级精度航线如同织就了一张数字扫描网。当系统在屏幕上锁定一颗螺栓上2毫米锈迹时,大家击掌相庆:“死角清零了!”无人机4800万像素的鹰眼,将大桥表观隐患尽收眼底。盲区焦虑,终被科技之光驱散。
它是解放“蜘蛛侠”的“云端之手”
攀爬500米高的主缆、130米的索塔,是团队刻刻骨铭心的记忆。横风撕扯安全绳,在主缆检修道上每挪一步,都必须扣紧三重锁扣,光是完成主缆与整座桥梁的排查,至少需要3天时间。下来时颤抖的小腿,是高空作业最真实的写照。
现今,值班室成了“作战指挥中心”。技术员轻触键盘,无人机直冲云霄,短短30分钟,主缆外层的裂纹、主塔避雷针基座的锈迹,在屏幕上一览无余——曾经需要贴着主缆,步步惊心的高度,如今化作指尖轻点的从容。监控室传来欢笑:“‘蜘蛛侠战队’集体晋升为‘无人机指挥官’啦!”。科技最深的馈赠,是让风险远离血肉之躯。
它是寒冬的“风雪哨兵”
德夯大峡谷的严冬,一直是矮寨管理所年复一年的“淬炼场”,桥面温度跌破0℃时,大家曾以身为盾:机械破雪嘶吼,全员俯身搏冰,无暇他顾。而今,新搭档让人振奋——无惧极端环境(-30℃至50℃从容翱翔)的“银翼哨兵”,一旦警报响起便迅速升空,精准锁定主缆积雪、吊索冰凌等视线之外的“沉默杀手”。它的锐利目光,让大桥守护全面升级,隐患早发现,车流更安全。风雪未至,心已安定。
它是智慧的“数字搭档”
当无人机通过10条航线捕捉表观病害,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借助296枚传感器聆听结构每一次“呼吸”,盲巡、漏巡成为过去。巡查员的脚步,更多是为了验证屏幕上的坐标,暮色中,无人机归巢的航灯如星子落进峡谷。全所深知:我们守护的不只是钢铁巨龙,更是中国桥梁智能养护的试验田与烽火台。那些曾让团队辗转难眠的盲区、高危、严寒,正被科技锻造成一块块智慧养路的基石。
风啸峡谷,桥塔如碑。未来会有更多技术在此集结,但矮寨管理所25颗初心始终如钢桁梁般——扎根深渊,力擎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