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矮寨镇的第一个夏天,峒河那场撕裂天地的暴雨,将惊心动魄的72小时,深深刻进我的生命年轮。大兴寨洪水滔天、迷雾笼罩、浊浪翻涌,试图将一切吞噬,在无边的混沌和压迫中,我的双眼却捕捉到了穿透层层阴霾、逼迫黑暗的光芒。
看见生命的分量。德茹成“孤岛”,浊浪翻滚。一位民兵毫不犹豫脱下自己的救生衣,仔细穿在吓哭的孩子身上。他只穿着迷彩服,抱着孩子踏进急流,只为将其安全转移出库区。那无声的“让”,是生命至上的宣言,是系于孩童身上的那抹温暖橙色。
用皮筏艇转移群众
看见脊梁的力量。深夜,水位直达骇人的272米!28户31栋房屋被淹。微弱的光晕下,矮寨镇副镇长彭滨蹚进齐腰深的冰冷洪水,躬身背起一位老人,一步一步,在洪流中挪向高处。他摇晃的背影,是黑夜里最稳的堤坝。关键时刻豁得出,是嵌入骨血的担当,是危难时刻压不垮的硬脊梁。
矮寨镇副镇长彭滨转移群众
看见无声的深情。洪水退去,留下腥臭的厚淤泥。登记损失时,我汗如雨下,身旁的大姐,默默拿起蒲扇,一下,又一下,为我扇风。无只字片语,只有扇叶轻摇的声响和眼中的感激。这种无声的体恤,沁入肺腑,胜过三伏最解渴的凉风。
政府干部入户登记水损
看见无言的坚韧。36℃的烈日炙烤着洪水退去的德茹,矮寨镇党员干部们组成“清淤队”,他们的身影在蒸腾着腐土气息的热浪中起伏,他们挥动铁锹,抡起扫把,泥浆裹满裤腿,汗水浸透衣衫,皮肤晒得通红。在百姓房屋的角落处,他们俯身徒手抠挖淤泥垃圾,没有一声抱怨,只有沉默的坚持。这份沉甸甸的担当,刻在每一寸清理出的土地上。
矮寨镇领导干部清理淤泥
看见穿透语言的光。一位苗家阿婆,立于清理完成的屋前,她急切地拉住我,说着我听不太懂的苗语,双手焦灼比划着:“蒙尬囊彪雄歹歹(进来休息休息)喝口水!辛苦得很!”那些未能尽懂的音节,在看到她眼中满溢的心疼时便彻底明白。这份质朴的邀请,是废墟之上、民心深处最滚烫的信任烙印。
洪水退去,镜中映出满身泥泞、肤色黝黑的倦影。但心底深处,一种沉甸甸的份量却前所未有地清晰、炽热——那是属于“矮寨干部”这个名字的责任与荣光。
这72小时,我看见了灾难的无情,更看见了灾难中迸发的人性之光:是托举生命的本能,是扛起责任的脊梁,是无声流淌的感恩,是默默坚守的担当,是穿透隔阂的信任。
这光,照亮了矮寨的至暗时刻,也永远点亮了我——一个基层新兵的心。它告诉我:这身沾满泥泞的衣裳所承载的,是守护一方安宁的如山诺言;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的意义,就是俯下身去,扎根泥土,用滚烫的心去承接、去守护每一份像阿婆那样从心底掏出来的滚烫期待。
(文/周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