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先保供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12-21 17:31 【字体:

  近日,我国部分省份出现“限电”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在浙江义乌等地,部分城区限电关闭了所有景观照明和路灯话题更是登上微博热搜。各地各部门密集回应称,将采取措施确保电力供应总体平稳有序。据红网舆情智库数据显示,近一周时间内,全网有关“限电”相关信息量共29.8万余条。为何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如何保障电力平稳运行等话题引发舆论热议。

  每年夏、冬两季都是用电的高峰时期,在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电力供应不足。随着电的生活常态化,一旦限电、断电,大家突然进入“无电模式”,不仅仅是不习惯,更是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要限电就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好限电工作要先保供,确保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不被打破。当然,要做好限电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才能做好保供和限电的平衡。

  坚持人民至上,“限电”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用电需求。“限电”并非是不供电,相反,是为了提高电的使用效率,把那些耗费在观赏上的电耗转移到群众的日常需要上,这样的“限电”从根本上还是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比如在晚上关闭部分路灯。冬天的晚上出行人少,路灯的作用其实并不大,但是路灯的电耗却很是吓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晚上进入“睡眠”状态的路灯,才能为群众的用电需要“赋能”。

  完善制度法规,“限电”并非是随意性的,要做到有规矩可循。“限电”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关系到千万企业的生产活动,自然不能随性而为。无规矩不成方圆。要确保“限电”这件民生事情做好,还是需要完善制度法规,要按照要求推进,既能够让“限电”的工作有规律可循,也能得到群众和企业的谅解,让大家积极配合其中,才能让“限电”带给大家更多的好处。

  创新科学技术,“限电”根源是电力不足需要用科技来破解。“限电”的出现,还是说明我们的能源不足,出现了供需不平衡,要破解这个问题,既要“限电”,更需要在“开源”上下功夫。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电力供给结构;依托智能配电网监控系统,对全省配电网设备运行故障、重过载、低电压等异常情况进行在线监测等。让科技为提高电力的产出注入新的动力,才能让电量的供应更加充足,让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用电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从根本上打破这种“电量不足”的瓶颈。

  弘扬节约之风,“限电”进入省电模式是节约风尚的新表达。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限电”的出现的确是让习惯随意用电的我们紧张了一把,但是这也是一剂“警钟”,提醒我们任何资源都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树立忧患意识,更需要大力弘扬节约之风,节约每一度电,不浪费每一份资源。让全民进入“省电模式”,降低电力供应保障的压力,不畏用电高峰的来临,一起过一个光明、温暖的冬天。


信息来源: 红网      责任编辑: 荆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