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湖南科技强省蓝图怎么画?答案来了!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05-12 15:39 【字体:

  十年之后,也就是2035年,湖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要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这是湖南建设科技强省《意见》给出的时间表。这十年,究竟要怎么做?《意见》给出了路线图,涉及了很多科研人员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请到了省科技厅副厅长尹文辉,一起聊一聊。

  主持人:出台《意见》的主要考虑是什么?怎样酝酿产生的?

  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尹文辉说到这个文件的诞生过程,历时8个月,从2024年3月启动起草,省委省政府3次专题讨论,省科技厅专班调研32次,覆盖14个市州、50家企业、20所高校。广泛吸纳了民意:比如,公开征集意见中,针对“企业研发成本高”“成果转化难”等问题,最终文件新增了“科技保险试点”“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政策。在审议阶段,先后通过省委科技委(2024年10月)、省政府常务会(11月)、省委常委会(12月)审议讨论,修改37稿,吸纳建议96条。形成了这份“湖南科技创新十年路线图”。

  主持人:文件有哪些亮点?

  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尹文辉文件的亮点很多,既有政策、模式、机制上的创新,也有支持方式、工作方法举措上的新突破。比如:

  “产业-科技”深绑定的研发模式:文件上提出:要编制重点产业链图谱,梳理关键核心技术清单,靶向布局十大技术攻关,组织链式攻关。建设长沙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开放应用场景,推动“边研边用”。

  “真金白银+制度破冰”的改革组合拳:如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范围,允许科研人员自主调整用途。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人才特区”政策:面向全球引才,“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和团队。加强本土育才,支持“双一流”高校与企业共建“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产业的“双料人才”。

  “全省一盘棋”的协同机制:比如推动全域协同创新,推行“长株潭研发、全省转化”模式。建立统一的省级科技计划管理平台,在重大科技项目凝练、投入决策、国家项目申报等方面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等。

  从以上这些亮点可以看出,我省在推动科技创新上是动了真格,咱们拼的不只是“政策优惠”,更是“机制创新”!

  主持人:对建设科技强省,具体有哪些谋划?

  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尹文辉《意见》对我们如何建设科技强省进行系统谋划,规划了“三步走”,也可以说是“三级跳”,每一步都有硬指标,都是攻坚战。

  第一步到2027年,全省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高到9%,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5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实现突破,组建一批高水平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攻克一批重点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简要地说,就是要让全省科技创新“跑起来”。

  第二步到2029年,整个创新体系要全面升级,初步构建形成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幅跃升,让湖南在国家创新版图上“亮起来”。

  第三步到2035年,湖南要跻身全国科创“第一梯队”,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不仅要出顶尖人才、重大成果,更要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让湖南科技创新真正“强起来”!

信息来源: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王格格
相关阅读

未来十年湖南科技强省蓝图怎么画?答案来了!

3366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