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5年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动态与分析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2015年08月04日 字体:[]

  一、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主要特点 

  2015年二季度,全省14个市州全部报送了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信息,报告中统计的数据为14个市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采集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信息,均为本季有效数。综合分析本季度的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供求均有所下降,仍处动态平衡。本季度,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 “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为契机,以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群为重点,通过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积极搭建就业平台,积极推动劳动者就业、创业,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本季度,全省各类用人单位共提供空缺岗位59.88万个,比上季度70.04万个减少10.16万个,较去年同期57.98万个增加1.9万个;求职总人数为54.18万,比上季度62.24万人减少8.06万人,与去年同期54.20万人持平。求人倍率为1.11,比上季度1.13略降,比去年同期1.07略升。 

  2、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艰巨。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主创业,按照人社部和省厅的部署,各市州积极组织 “大学生网络招聘周”及一系列现场招聘活动。本季度,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接待高校毕业生25.20万人,比上季度25.99万人减少0.79万人,其中应届毕业生6.50万人,比上季度6.05万人增加0.45万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5.57万个,比上季度28.67万个减少3.10万个。虽然高校毕业生求人倍率为1.01,但低于全省总求人倍率,市场态势有所缓和,由于大学毕业生们职业期待和职业能力不匹配、求职意愿和岗位要求不匹配、劳动力成本和市场回报不匹配等原因,求职成功率不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仍不理想。有关部门及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多方力量,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政府相关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先就业再择业,积极奉献社会,回报社会。 

  3、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比重有所上升,第二产业用工需求略降。本季度,第一产业用工需求占总需求的3.19%,较上季度4.03%下降0.8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2.62%上升0.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工需求占总需求的40.70%,比上季度41.90%下降1.2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38.36%上升2.3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用工需求占用工总需求的31.46%,比上季度32.05%下降0.5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31.76%略降。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比重为56.11%,较上季度54.07%上升2.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59.02%下降2.91个百分点。 

  4、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成熟人员需求稳步上升。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76.98%,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中级技能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其所占比重合分别为21.84%16.17%18.53%9.39%,四者合计占需求比重达到65.84%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都大于1,因此总体上各类技术人员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求人倍率最大的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高级技师,其求人倍率分别为2.805.45。而无职业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求人倍率仅为0.25 

  专业技术等级不同,求人倍率也有一定的差别。初级技能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职者的求职倍率分别为1.331.30,中级技能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401.52。无专业技术职务或职称的求职者所占的求职比重为27.68%,可选择空间较小,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 

  5、企业是提供空缺岗位的主力军。本季度,各类企业提供空缺岗位55.74万个,占总需求的93.09%,较上季度90.67%上升2.4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94.37%下降1.28个百分点;其中内资企业用工需求占总需求的76.59%,比上季度78.89%下降2.30百分点,较去年同期77.39%下降0.80个百分点;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用工需求总人数为6.11万人,占总需求的10.96%,较上季度11.14略降,较去年同期10.85%略升。 

  6、人力资源供需性别比例基本持平。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需求看,82.84%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性别有要求。对男性的需求为25.91万人,需求比重为43.27%,高出女性3.7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制造业中的车间操作工、力工、普工等工种普遍要求男性。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求职者人数为28.39万人,占求职比重为52.41%,高出女性4.82个百分点。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男性的求人倍率为1.10,女性的求人倍率为1.11,男女两性的就业机会基本平等。 

  

  

  二、供求总体情况 

  1:供求总体人数 

  

  

  需求人数(万人) 

  求职人数(万人) 

  求人倍率(倍) 

  本期有效数 

  59.88 

  54.18 

  1.11 

  

  从供求总体情况看,本季全省提供空缺岗位数59.88万个,求职人数54.18万人,空缺岗位与求职人数比率为1.11,比上季度略降,比去年同期略升。 

  三、各产业需求情况 

  2 各产业劳动力需求人数 

    

  需求人数(万人) 

  需求比重(% 

  第一产业 

  1.91 

  3.19 

  第二产业 

  24.37 

  40.70 

  第三产业 

  33.60 

  56.11 

    

  59.88 

  100.00 

  产业需求情况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3.19%,较上季度(4.03%)下降0.8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2.62%)上升0.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40.70%,较上季度(41.90%)下降1.2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38.36%)上升2.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56.11%,较上季度(54.07%)上升2.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59.02%)下降2.9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的需求仍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到96.81% 

  ※ 注: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 

  四、分行业需求情况 

  3:行业需求人数 

    

  需求人数(万人) 

  需求比重(% 

  农、林、牧、渔业 

  1.63 

  2.72 

  采矿业 

  0.56 

  0.95 

  制造业 

  18.84 

  31.4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75 

  2.92 

  建筑业 

  3.83 

  6.3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0 

  1.6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21 

  2.02 

  批发和零售业 

  8.40 

  14.03 

  住宿和餐饮业 

  10.07 

  16.81 

  金融业 

  0.90 

  1.50 

  房地产业 

  1.21 

  2.0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1 

  2.53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0.29 

  0.4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13 

  0.2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6.70 

  11.19 

  教育 

  0.42 

  0.6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0.17 

  0.2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21 

  2.03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0.04 

  0.07 

  国际组织 

  0 

  0.00 

    

  59.88 

  100.00 

  从行业需求情况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的用人需求总数为47.84万人,占整个市场空缺岗位总量的79.89%,制造业以占据市场总量31.46%的需求,居首位。其中,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用人需求(31.46%,比重较上季度(32.05%)下降0.5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31.76%)下降0.30个百分点;建筑业需求比重达6.39%,较上季度5.75%上升0.6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4.36%上升2.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用人需求比重为14.03%,较上季度(14.81%)下降0.7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16.81%2.78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用人需求比重16.81%,比上季度(15.25%)上升1.5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15.17%1.64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用人需求比重11.19%,较上季度(9.63%)上升1.5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11.80%)下降0.61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比重2.53%,较上季度(3.81%)下降1.2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3.18%)下降0.65个百分点。 

  五、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4: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单位性质 

  需求人数(万人) 

  需求比重(% 

    

  55.74 

  93.09 

  内资企业 

  42.69 

  76.59 

  国有企业 

  1.89 

  3.40 

  集体企业 

  0.73 

  1.31 

  股份合作企业 

  1.85 

  3.32 

  联营企业 

  0.77 

  1.37 

  有限责任公司 

  11.90 

  21.34 

  股份有限公司 

  9.99 

  17.92 

  私营企业 

  12.50 

  22.42 

  其他企业 

  3.07 

  5.51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66 

  4.77 

  外商投资企业 

  3.45 

  6.19 

  个体经营 

  6.94 

  12.45 

  事业 

  0.35 

  0.58 

  机关 

  0.09 

  0.15 

  其他 

  3.70 

  6.18 

    

  59.88 

  100.00 

   

  上表看出,企业用人仍占主体地位,各类企业的需求人数所占需求比重达93.09%;其中内资企业需求人数占需求比重为76.59%,比上季度78.89%下降2.3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77.39%下降0.8个百分点;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10.96%,较上季度11.14%略降,较去年同期(11.49%)略降;民营企业提供空缺岗位为47.03万个,占需求比重为78.54%,比上季度(74.96%)上升3.5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79.37%)下降0.83个百分点。事业、机关用人需求很少,仅占总需求比重的0.73%;其他单位占总需求比重的6.18% 

  六、各类职业供求情况 

  5: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职业类别 

  需求人数 

  (万人) 

  需求比重 

  % 

  求职人数 

  (万人) 

  求职比重 

  % 

  求人 

  倍率 

  单位负责人 

  1.36 

  2.28 

  1.53 

  2.82 

  0.86 

  专业技术人员 

  7.11 

  11.87 

  5.57 

  10.29 

  1.22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6.54 

  10.92 

  7.51 

  13.87 

  0.84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19.54 

  32.64 

  18.47 

  34.10 

  1.02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1.47 

  2.45 

  1.66 

  3.07 

  0.85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17.50 

  29.23 

  11.21 

  20.69 

  1.47 

    

  6.35 

  10.61 

  5.92 

  10.93 

  1.03 

  无要求1 

  / 

  / 

  2.30 

  4.25 

  / 

    

  59.88 

  100.00 

  54.18 

  100.00 

  / 

   

  

  从职业分组的需求情况看,对各职业分组需求比重的大小依次分别为商业和服务业人员32.64%、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29.23%、专业技术人员11.87%、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0.92%、其他人员10.61%、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2.45%、单位负责人2.28%;其中,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量为19.54万人,以32.64%的比重位居需求总量首位,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以其17.50万人的需求量和29.23%的需求比重紧随其后。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意向大的职业依次为商业和服务业人员(18.47万、34.10%)、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11.21万人、20.69%)、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7.51万、13.87%)、其他人员(5.92万、10.93%)、专业技术人员(5.57万、10.29%)、单位负责人(1.53万、2.82%和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1.66万、3.07%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其他各职业分组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861.220.841.021.03 

  6、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个职业(职业小类) 

    

  职业代码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万人) 

  求职人数 

  (万人) 

  缺口数 

  (万人) 

  求人 

  倍率 

  机械加工工 

  6040000 

  2.45 

  0.97 

  1.47 

  2.51 

  餐饮服务人员 

  4030000 

  2.49 

  1.25 

  1.24 

  2.00 

  销售业务员 

  4010200 

  2.35 

  1.13 

  1.22 

  2.08 

  治安保卫人员 

  3020200 

  0.59 

  0.27 

  0.32 

  2.14 

  普工 

  6270000 

  0.49 

  0.20 

  0.29 

  2.46 

  ※ 注:1、关于出现“无要求”时求人倍率的计算,表5中“无要求”一栏数据1.01万,已按照表中实际各职业的需求比例分别加权入各职业求职人数,然后,再以“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加权分配后的各职业求职人数未列入本表中。以下“性别”(表9)、“年龄”(表10)、“文化程度”(表11)、“技术等级”(表12)表中“无要求”一栏处理方法同此表。 

   

  

  需求大于求职缺口的职业为机械加工工缺口为1.47万人,餐饮服务人员缺口为1.24万人,购销业务员缺口为1.22万人,其次是,治安保卫人员缺口为0.31万人,普工缺口为0.29万人。上述职业中第二、三、四位均属于第三产业,工资待遇不高、人员流动性大是造成缺口较大的主要原因。机械加工工、普工出现缺口与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大型企业落户湖南有关。 

  

  

  

  

  

  

  

  7、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个职业(职业小类) 

    

  职业代码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万人) 

  求职人数(万人) 

  缺口数 

  (万人) 

  求人倍率 

  文员 

  3010200 

  0.52 

  1.44 

  0.92 

  0.36 

  财会人员 

  2060300 

  0.44 

  1.11 

  0.67 

  0.39 

  其他行政办公人员 

  3010000 

  0.33 

  0.98 

  0.65 

  0.34 

  机动车驾驶员 

  6240100 

  0.38 

  0.88 

  0.50 

  0.44 

  保管人员 

  4020100 

  0.14 

  0.37 

  0.23 

  0.37 

   

  本季度,求职意向主要集中在文员、财会人员、行政办公人员、机动车驾驶员和保管人员等岗位。其中文秘、打字员求职人数为1.44万人,而总需求只有0.52万人,约有0.93万人不能如愿从事该工作;财会人员、行政办公人员、机动车驾驶员仍然是供小于求,求人倍率均小于0.40 

  

  

  七、求职人员构成情况 

  8: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求职人员类别 

  求职人数(万人) 

  求职比重(% 

  新成长失业青年1 

  12.04

  22.23

  (应届高校毕业生) 

  6.50

  53.94

  就业转失业人员2 

  8.20

  15.13

  其他失业人员 

  5.27

  9.72

  下岗职工 

  4.20

  7.76

  在业人员 

  3.39

  6.26

  退休人员 

  0.54

  0.99

  在学人员 

  5.23

  9.65

  本市农村人员 

  9.85

  18.18

  外埠人员 

  5.46

  10.07

    

  54.18

  100.00

  

  

  

  

  职人员的构成情况来看,失业人员3求职人数为25.51万人,占求职总人数的47.08%,是求职人员的构成主体。这表明,失业人员在职场上仍然是弱势群体,与其他人员相比,他们求职意愿强烈,但就业难度更大,需要给予特别的援助。 

  新成长失业青年求职人数占总求职人数的比重为22.23%,较上季度20.66%上升1.5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25.46%下降3.23个百分点。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比重占53.94%,较上季度(47.04%)上升6.9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50.69%)上升3.2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所缓和,但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成功就业仍将是我们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长期而艰巨且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由于大学生们职业期待和职业能力不匹配、劳动力成本和市场回报不匹配等原因,求职成功率不高,有关部门及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多方力量,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政府相关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先就业再择业,积极奉献社会,回报社会。就业转失业人员求职比重15.13%,比上季度(15.81%)略降,较去年同期(14.48%)略升。数据说明,一些岗位稳定性差,是因为岗位待遇与求职者期望之间差距大。人员流动太频繁,对事业的发展会有负面影响,促进劳资双方的融洽也将是我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关注的话题。 

  注:1、新成长失业青年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从未就业,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初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及大中专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被国家统一分配或单位录用的人员,以及其他初次失业的人员。 

  2、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在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中,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人员。 

  3、失业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 

  

  

  八、招聘、应聘条件情况 

  9: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需求人数 

  (万人) 

  需求比重 

  % 

  求职人数 

  (万人) 

  求职比重 

  % 

  求人 

  倍率 

   

  25.91 

  43.27 

  28.40 

  52.41 

  1.10 

   

  23.70 

  39.57 

  25.78 

  47.59 

  1.11 

  无要求 

  10.28 

  17.16 

  / 

  / 

  / 

    

  59.88 

  100.00 

  54.18 

  100.00 

  / 

  

  

  季度,有82.84%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比上季度79.19%上升3.6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80.64%上升2.20个百分点,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占总需求的43.27%,对女性的需求比重占总需求的39.57%,无性别要求的占总需求的17.16% 

  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女两性难分伯仲,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2.41%47.59%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男、女性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101.11两性就业机会基本平等,与上季度及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0: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 

    

  需求人数 

  (万人) 

  需求比重 

  % 

  求职人数 

  (万人) 

  求职比重 

  % 

  求人 

  倍率 

  16-24 

  19.70 

  32.90 

  18.32 

  33.82 

  1.22 

  25-34 

  21.66 

  36.18 

  18.90 

  34.88 

  1.29 

  35-44 

  8.33 

  13.91 

  11.52 

  21.26 

  0.87 

  45岁以上 

  2.14 

  3.57 

  5.44 

  10.04 

  0.54 

  无要求 

  8.05 

  13.44 

  / 

  / 

  / 

    

  59.88 

  100.00 

  54.18 

  100.00 

  /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看,86.56%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69.08%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以16-34岁之间者为主体,占68.70%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221.290.870.54。其中,16-24岁、25-34岁两个年龄组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高于其他年龄组。 

  

  

  11: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 

  文化程度 

  需求人数 

  (万人) 

  需求比重 

  % 

  求职人数 

  (万人) 

  求职比重 

  % 

  求人 

  倍率 

  初中及以下 

  5.02 

  8.39 

  6.77 

  12.49 

  0.81 

  高中 

  25.76 

  43.00 

  22.21 

  41.01 

  1.22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15.06 

  58.50 

  11.11 

  50.01 

  1.43 

  大专 

  15.64 

  26.11 

  16.04 

  29.60 

  1.04 

  大学 

  9.15 

  15.27 

  8.62 

  15.90 

  1.13 

  硕士以上 

  0.76 

  1.28 

  0.54 

  1.00 

  1.48 

  无要求 

  3.56 

  5.96 

  / 

  / 

  / 

    

  59.88 

  100.00 

  54.18 

  100.00 

  /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 94.04%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对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接近总体需求最多达43.00%,其中职高、技校、中专的用人需求占58.50%;对初中及以下、大专、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分别为8.39%26.11%16.55% 

  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1.01%,其中50.01%的求职者是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12.49%;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9.60%;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16.90%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811.221.041.131.48。高中及以上各文化程度求人倍率均大于1,说明本季度用人单位对大部分学历层次人员的需求基本平衡,高学历人员在市场中的求职优势不太明显。本季度与上季度相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各文化程度层次人员的需求基本持平。 

  12: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技术等级 

  需求人数 

  需求比重 

  求职人数 

  (万人) 

  求职比重 

  求人 

  (万人) 

  % 

  % 

  倍率 

  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13.08 

  21.84 

  12.03 

  22.21 

  1.33 

  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9.68 

  16.17 

  8.39 

  15.49 

  1.40 

  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3.28 

  5.47 

  2.44 

  4.51 

  1.58 

  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1.63 

  2.73 

  0.89 

  1.65 

  2.07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0.67 

  1.12 

  0.13 

  0.24 

  5.45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11.10 

  18.53 

  10.49 

  19.36 

  1.30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5.62 

  9.39 

  4.40 

  8.12 

  1.52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1.04 

  1.73 

  0.40 

  0.74 

  2.80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 

  15.00 

  27.68 

  0.25 

  无要求 

  13.78 

  23.02 

  / 

  / 

  / 

    

  59.88 

  100.00 

  54.18 

  100.00 

  / 

   

  

  

  

  

  从用人单位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76.98%,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四级、五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6.54% 

  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来看,72.32%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资格,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四级、五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7.06%。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与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构成基本一致,但是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者占27.08%,其空缺岗位和求职人数比率仅为0.25,说明这一求职人群实现就业难。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凡具有一技之长或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其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空缺岗位和求职人数比率最大的是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达到5.45,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求人倍率为2.80 

  九、全省职业供求状况 

  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经济结构不同,提供空缺岗位的性质不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不一样,人力资源构成也不同,其职业供求对比的差异比较明显。 

  13:全省14个市州岗位需求与求职排行榜 

  市州 

  需求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第二产业需求% 

  第三产业需求% 

  

  

  需求大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 

  

  

  

  

  需求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需求小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 

  需求与求职人数的比率 

  长沙 

  1.15 

  37.88 

  60.92 

  机械制造加工工 

  3.24 

  秘书、打字员 

  0.29 

  服务员 

  2.12 

  其他行政办公人员 

  0.29 

  治安保卫人员 

  1.94 

  财会人员 

  0.29 

  株洲 

  1.52 

  43.38 

  55.46 

  瓷业工人 

  3.07 

  治安保卫人员 

  0.27 

  业务员 

  2.76 

  营业员 

  0.47 

  装配钳工 

  4.63 

  机动车驾驶员 

  0.51 

  湘潭 

  1.12 

  53.71 

  45.20 

  检验员 

  1.98 

  行政办公人员 

  0.45 

  电子元器件制造装调工 

  1.50 

  财务人员 

  0.61 

  营业员 

  1.44 

  机动车驾驶员 

  0.60 

  衡阳 

  1.09 

  38.57 

  57.16 

  美容美发人员 

  2.82 

  驾驶员和运输操作员 

  0.20 

  餐厅服务员 

  2.55 

  医疗技术人员 

  0.35 

  营业员 

  2.54 

  会计 

  0.44 

  邵阳 

  1.16 

  30.38 

  64.49 

  业务员 

  3.46 

  机动车驾驶员 

  0.23 

  服务员 

  3.00 

  办公室文员 

  0.40 

  营业员 

  3.72 

  运输操作工 

  0.16 

  岳阳 

  0.54 

  26.29 

  72.98 

  洗染、织补人员 

  1.38 

  其它企业管理人员 

  0.64 

  商业、服务业人员 

  1.78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 

  0.50 

  其他购销人员 

  1.85 

  医疗卫生辅助服务员 

  0.72 

  常德 

  1.40 

  27.88 

  68.50 

  营销人员 

  2.87 

  行政文员 

  0.33 

  保险业务员 

  5.68 

  驾驶员 

  0.22 

  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6.32 

  机械制造加工工 

  0.40 

  张家界 

  

  

  

  

  

  

  餐厅服务人员 

  1.19 

  机动车驾驶员 

  0.77 

  业务员 

  1.36 

  文秘 

  0.78 

  销售和营销经理 

  1.50 

  计算机类 

  0.69 

  益阳 

  0.89 

  36.12 

  51.56 

  保险业务员 

  37.2 

  打字员 

  0.16 

  营销人员 

  3.61 

  秘书 

  0.04 

  采购人员 

  2.29 

  环境卫生人员 

  0.58 

  郴州 

  1.12 

  31.33 

  66.71 

  普工 

  2.23 

  保安 

  0.29 

  服务人员 

  2.65 

  文员 

  0.41 

  营销人员 

  1.58 

  财会人员 

  0.31 

  永州 

  1.10 

  71.46 

  24.91 

  毛织加工 

  2.10 

  机动车驾驶员 

  0.71 

  电子普工 

  1.95 

  治安保卫人员 

  0.73 

  餐饮服员、厨工 

  1.88 

  营业员 

  0.64 

  娄底 

  0.81 

  30.85 

  43.62 

  普工 

  2.96 

  文员 

  0.45 

  服务员 

  2.26 

  其他行政办公人员 

  0.43 

  市场营销 

  3.21 

  财会人员 

  0.03 

  怀化 

  1.86 

  60.91 

  38.56 

  机械制造加工 

  1.36 

  保洁工 

  0.38 

  推销展销人员 

  1.40 

  行政办公人员 

  0.38 

  餐饮服务人员 

  1.31 

  财会人员 

  0.42 

  湘西州 

  0.99 

  41.30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