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驻守防汛重垸民兵:“水不退、我不退”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07-22 11:15 【字体:

  “防汛进入关键期,请全体民兵确保1小时内能集结出动!”7月19日,汨罗市民兵应急连又接到一道紧急指令。

  “无条件执行!”对于汨罗市委、市政府、市防指、市人武部的指令,民兵应急连小分队队长干仁星的响应掷地有声。

  受长江洪水顶托,洞庭湖水位呈快速上涨趋势。白塘镇作为汨罗市抗洪主战场,境内有松柏垸、双河坝垸、磊石垸3个万亩大垸。汨罗江、湘江汇入洞庭湖,三水在磊石垸境内交汇,更是险中之险。

  7月10日至19日,驻磊石垸9天,民兵应急连进行了4次紧急处险、10次堤防加固。白塘镇党委书记李鲜艳说:“如果没有他们,小险可能变大险。”

  来自群众、守护群众

  7月8日傍晚,汨罗江超警戒水位0.5米,屈子祠镇双楚垸出现两处管涌险情。

  冲锋号吹响!汨罗市民兵应急连首次集结起一支20人的抢险队,在市委常委、市人武部政委刘为,市人武部部长赵海英带领下紧急出动,与镇、村抢险人员通力协作,填砂石、运砂包、筑围堰。5个小时挥汗如雨,两处管涌险情一一排除。

  刚建成的队伍初露峥嵘!

  “防汛形势严峻,应急民兵保持通信畅通,随时准备出动!”一天后,民兵应急连再次收到指令,必须即刻组织100人的队伍随时待命,其中20人常驻磊石垸。

  “报名!”市卫健局的王永林第一时间主动要求参加驻守磊石垸。

  “我们来自不同单位,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在民兵连就是战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民兵谢建国对记者说。

  7月10日12时30分,首批派驻民兵抵达磊石垸。

  不怕苦、不怕伤

  7月11日17时许,磊石垸2号管涌点旁,来自白塘镇派出所的民兵湛天献一口气喝完一瓶矿泉水,长舒一口气。历经近4小时紧张抢险,两处管涌相继被堵住,湛天献和大家一样,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这天下午,磊石垸1号、2号管涌先后涌出浑水。

  20位民兵迅速集结,在市委副书记李冯波带领下,火速赶赴现场,铲砂装袋、压浸导浸……大家配合默契、全力以赴,连续作战近4小时,成功处置两处险情。

  “任务重、工作量大,部分人接近中暑状态。”干仁星在“抗洪日志”里写道,“但驻垸民兵无人退缩,反而越战越勇。”

  在江南堤电排一处新建外排闸口,沿岸护坡是新培的红土。高洪水位下,风浪长时间冲刷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亟须护坡。

  “谁下水?”“我!”来自大荆镇的民兵李长征第一个举手。大伙心里清楚,湖区血吸虫一旦感染,终身难愈。但大家义无反顾,李灿明、李新国、贺丽也紧跟着下了水。

  “我是共产党员,党员不下水,谁下水?”处险后,李长征领取了预防血吸虫感染的药物,“就算感染又怎样?非常时期,上了战场还怕死怕伤吗?”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12日23时17分,堤外大风呼啸,3声紧急集合哨划破长夜。3分钟后,20位民兵从磊石垸防指宿舍疾跑而出,迅速整队,15分钟后抵达垸区二沟堤段漏眼现场。

  16日,风浪预防战在江南堤打响。民兵们有序从堤上列队至水边,接力传沙袋,衣衫很快湿透。他们一个个俯着身子,却一个个顶天立地。

  一天内,三色彩条布伴着数百袋砂石在江南堤沿岸一路铺开,民兵们于风浪间筑起了一道坚固“城墙”。

  水不退、我不退

  驻守磊石垸的民兵每两天一轮换,每班20人。截至7月19日,湛天献已主动驻守四轮共8天,王永林、李长征、虞双武等5人已主动驻守三轮共6天。

  面对第二轮高洪,7月20日,湛天献、李长征等10人强烈要求担任第6批驻垸民兵。

  “险情急且毫无预兆,若临时组织队伍抢险,没有这样的速度和执行力。在垸区,民兵已成为一支安心可靠的队伍。”白塘镇武装部部长龚究原与民兵们同吃同睡了10天,被他们铁军一般的纪律与敢打敢拼的作风所折服。

  “民兵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磊石垸至今未发生重大险情。”包垸的岳阳市政协主席徐新楚对记者说。

  堤外,风高流急;堤上,迷彩点点;堤内,农舍良田。“洪水不退,队伍不撤!”这是民兵们共同的庄严承诺。

  (文/徐亚平 马如兰 周磊 张为)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吴媚
相关阅读

汨罗市驻守防汛重垸民兵:“水不退、我不退”

1302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