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府专题>精准扶贫>扶贫播报 > 详情

【精准扶贫在三湘】熊庆发:三次请缨驻村帮扶

  他原本可以在城里过着舒适的生活,却三次请缨去偏远农村驻村帮扶,先后帮扶三个贫困村增收脱贫。

  他叫熊庆发,今年55岁,是国网湘西供电公司职工、驻永顺县对山乡新龙村帮扶工作队队员。

  笑容满面,皮肤黝黑,言语朴实。11月20日,记者在新龙村见到熊庆发时,他正在贫困户家里走访。得知记者来意后,他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这事,最好去问问贫困户。”

  首次出征——打通致富路

  “熊庆发,那是我们的恩人。”11月21日,在花垣县大龙洞乡牛角村,提起熊庆发,村民们交口称赞。

  2001年,国网湘西供电公司要选派一名员工到花垣县大龙洞乡牛角村参与扶贫,熊庆发主动请缨。

  “他说当过兵,能吃苦。”时任国网湘西供电公司负责人段阳回忆,熊庆发请缨的理由简单实在。

  牛角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挂”在悬崖峭壁间的羊肠小道与外界联通,村民出行很不方便。

  要致富先修路。来到牛角村,熊庆发决定先修通通村公路,解决村民们出行难问题。他筹集到40万元修路资金,动员村民们义务出工,加入修路队伍。

  偏僻的牛角村出现了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忙完农活,就自发来到工地;老人、小孩也过来帮忙,送水、搬砖……

  历时半年,一条5米宽、1.6公里长的通村公路正式完工。

  完工当天,平静的村庄沸腾了。村民们全部聚集在一起,大碗喝酒,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感谢恩人,牛角村看到了希望。”很多村民紧紧地握住熊庆发的手,泪流满面。

  11月21日,记者来到牛角村,当时的通村公路已拓宽成了双向两车道的乡村大道。牛角村已脱贫出列,但提起熊庆发,村民们仍然念念不忘。

  再次出征——种下“摇钱树”

  2008年,国网湘西供电公司决定帮扶保靖县夯沙乡夯吉村。熊庆发再次请缨。他这次请缨的理由更加简单:“我有扶贫经验。”

  夯吉村群山环抱,风景秀丽,适合种茶,位于保靖县黄金茶主产区。村民们也一直有种茶的传统,但由于加工方式粗放,没有品牌意识,一直没有产生效益。

  “当时,茶叶100元钱一公斤,都没人要。” 村民石兰英说,以前村里大约有500亩茶园,因看不到效益,多数茶园长满了杂草,成了无人踏足的荒山。

  在走访调研中,熊庆发发现,与夯吉村相隔不远的黄金村因为引进了先进的加工工艺,打出了“黄金茶”的品牌效益,生产的茶叶俏得很。

  同为保靖黄金茶主产区,应该可以借鉴黄金村的经验做法。熊庆发带领村民去黄金村考察,学习其先进的加工工艺;跟相关部门协调,让夯吉村共享保靖黄金茶品牌。

  一系列措施,让夯吉村的茶园起死回生,荒芜了很久的茶园又开始热闹起来。短短几年时间,夯吉村的茶园面积由之前的500余亩扩大到3200余亩。

  “当初,熊队长带领我们种下的茶树,如今成了‘摇钱树’。”11月20日,村民石兰英告诉记者,种茶让夯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因种茶人均年增收超4000元。

  第三次出征——修建“连心桥”

  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后,熊庆发第三次请缨。

  2014年,他来到永顺县对山乡新龙村驻村帮扶。新龙村地处偏远,人心涣散。驻村帮扶工作队召开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评定贫困户和保障兜底对象时,村民们大闹一场,不欢而散。

  如何将村民们拧成一股绳?熊庆发冥思苦想。他发现新龙村有三条小溪穿村而过,村民们沿溪而居,很多村民要从溪边搭建简易石头桥或木桥才能到达主路。在搭桥时,因占地、占路问题,村民之间经常发生口角,矛盾因此产生。

  对症下药,熊庆发决定从修桥入手。出乎意料的是,修桥的提议得到了村民们一致赞同。

  熊庆发争取到上百万元社会扶贫资金,沿溪流为全村修通11座水泥桥和一条贯穿全村的水泥路。桥修通后,有村民给这11座桥取了个名字——“连心桥”。

  熊庆发趁热打铁,在全村开展“五树五建”(即:树崇德向善新风、树移风易俗新风、树遵纪守法新风、树诚实感恩新风、树勤劳致富新风;建乡村夜校、建创业协会、建产业基地、建互助组织、建爱心公益超市)村级文明评比活动,推出“五树五建”村级文明评比红、黑榜,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彭秀珍是新龙村贫困户,因丧失了劳动能力,已纳入保障兜底户。11月20日,熊庆发来到彭秀珍家。刚进家门,彭秀珍就热情地打招呼:“你又来啦。”走时,彭秀珍拉着熊庆发的手,说起了悄悄话:“我也要早点脱贫。”

  (文/奉永成 萧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