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上插座,机器便“呼呼”运转起来。5月9日,在双峰县杏子铺镇欧源村,村民宋映华摆弄着家中闲置的电动切草机,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买了两三年,因为电压低,从没用过,现在这个‘摆设’终于派上用场了!”
欧源村位于杏子铺镇西部,由原欧源、清源、同心3个村合并而成,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297人。
去年3月,国网双峰县供电公司扶贫工作队进驻欧源村,罗建和被选派为队长。“架线搭电,我们是行家里手,可精准扶贫还是头一遭。”面对新的难题,他坦言“压力山大”。
压力再大,脱贫之战也马虎不得,这位“新手”队长带领扶贫工作队一头“扎”进田间地头。手头上的文件和数据不够“接地气”,大家便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全面掌握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探索欧源村的脱贫出路。
有一次,罗建和走进一对刚结婚的年轻夫妻家中,小两口用打工挣的钱添置了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电器,却没有使用,形同虚设。罗建和不解地询问,夫妻俩无奈作答:“电压一直不稳定,电灯电视还没问题,但是大功率电器接上电,要么跳闸断电,要么运转不了。”
经多方调研,罗建和发现,虽然全村早已通电,但依然存在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线路及设备老旧等问题,原有的变压器容量小、低压线路远、线路老化,涉及12个村民小组390多户村民用电。用电高峰期,有的村民家里连电灯、风扇和电饭煲等小功率电器都无法正常使用。
现代家用电器用不上,农机启动不了,大量年轻劳动力“出逃”,用电成为欧源村脱贫“拦路虎”。
找到了致贫根源,罗建和有了底气:“解决电力问题,不正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吗?”
反复调查、多次探讨,一份厚重的扶贫计划出炉,罗建和立马向公司打了报告,公司第一时间批复:特事特办,全力解决。结合欧源村经济发展现状及负荷需求,一班“电力人”紧锣密鼓做计划,一边就生活用电一户户调查,收集问题线路,另一边逐步制定新增电路选址,扩大当地电网改造范围。
3月进村,5月立项,10月全面施工。扶贫工作队与村民及时对接,施工队“火力全开”。
2019年春节,外出的人们回家过年,村里灯火通明,电视传出欢乐的声音,喜庆洋溢在家家户户。
通过电网改造,欧源村增加电线杆200多基,新增、增容变压器6台,新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1400余米,新架设低压线路1300余米,改造进户线11000余米。
解决“电力之忧”,欧源村多年的“贫困壁垒”被打破,村里产业发展扫除了障碍。扶贫工作队带领村民成立欧源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优质水稻和油茶,以“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帮扶91户贫困户。同时,许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开起婚纱厂、农特产品直营店等。去年,全村55户177人脱贫。
(文/周俊 邹娜妮 谢海峰 王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