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如何集聚力量,积极引导群众、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控?连日来,记者走近全省多个基层派出所,记录湖南公安民警的抗“疫”故事。
“警察到了现场,问题就好解决了”
2月4日上午,常德市公安局德山公安分局德山派出所接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报警:从武汉回来的钱女士,隔离观察10天后,试图强行出院。
“隔离观察时间还没到,现在让家人接你回去,就是对家人最大的不负责……”几分钟后,值班民警谢明赶到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一时间稳住对方情绪。随后,医护人员耐心讲解疫情防护知识,化解了她的疑虑。“原来我离开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钱女士答应继续留院观察。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常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市级定点救治医院。该院保卫科副科长刘杰介绍,医院刚开始收治时,一些疑似患者对疫情认知不足,因此不太理解和支持医院的工作,有的甚至吵着要回去,不肯住院。
为更好防控疫情,1月24日起,德山派出所调派30名警力进驻该院,24小时驻守,确保正常的医疗秩序。
“警察到了现场,问题就好解决了。”刘杰说,民警在现场能起到震慑作用,控制局面,等病人情绪稳定后,再依托公安机关专业手段,迅速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报告其所在的单位或社区、亲人,密切跟进后续隔离观察等工作。
不仅是在德山,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提升勤务等级,部署警力2591人加强定点医疗机构、重点生产企业等重点部位安保工作,医警联手,合力织好安全网。
“喇叭一响,大家心里就安稳了”
“杨爷爷,疫情不是开玩笑的,神仙都要戴口罩,你们也要戴好咧。”“我看没什么人,就忘记了,这就去戴上。”2月5日上午,冬日暖阳下,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荷花塘社区70多岁的居民杨爷爷,正站在路边,取下口罩晒太阳。恰好,长沙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雷锋派出所的“小喇叭”分队看到了,及时进行了劝止。
雷锋派出所的辖区位于长沙城郊接合部,共有7个社区,居民达2万多,人员构成也相对复杂。
防疫工作一开始,雷锋派出所依托微信平台,第一时间推送防疫信息,辖区里响应的、点赞的人很多。但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却不习惯看微信群里的消息,也很少看小区门口张贴的告示。
对此,雷锋派出所采取警民联动的法子,在每个社区组建一个“小喇叭”分队,其中既有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也有社区干部、巡防队员、楼栋长和居民代表。
“不扎堆,莫串门,病毒传染不认人”“少吃一顿聚会饭,亲情友情不会淡”…… “小喇叭”除了每天播放防疫科教知识外,还根据实际情况,现场融入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内容。
“群众对警察高度信任,社区干部又熟悉情况,宣传起来效果好。”荷花塘社区干部李龙是分队成员之一。每天他都要带着喇叭,与社区民警一起,在社区走上两三趟,每走完一趟都需要一两个小时。“喇叭一响,大家心里就安稳了。”李龙说。
目前,湖南公安机关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将警力下沉到基层派出所,4万多派出所民警、辅警尽锐出战,主动配乡镇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驻村辅警助力,联防联控省力
“发现一名可疑男子,沿着晒北滩村村道行走,未戴口罩,举止异常”。2月1日晚上10时多,祁阳县晒北滩瑶族乡晒北滩村驻村辅警袁斌在村里巡逻时发现一可疑人物,立即报警。
接警后,永州市公安局金洞分局晒北滩派出所值班民警任有平立即通知参与疫情防控的医生一起出动。20分钟后,他们赶到现场,立即给可疑男子戴上口罩,并测量体温。确定体温正常后,经过现场盘查,原来该男子系祁东县白鹤街道人,此次从广东回家途中,因迷路才辗转至晒北滩村。
晒北滩派出所辖区有150多平方公里,有9个行政村,但只有4名民警和1名协警。地广人稀,如何打好联防联控?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有驻村辅警的助力,联防联控省力。”任有平介绍,防疫期间,驻村辅警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进村入户地毯式排查登记,不漏一户一人。此外,他们还组织村民建立巡逻队,有效激发了农村群防群控的内生动力。像晒北滩村,就组建了一支有10多个村民参加的巡逻队。
与此同时,民警和驻村辅警人手一本防控记录本,详细记录着每名从湖北回乡和密切接触人员的名单,实行“一人一表”精确管理,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疫情有效控制。
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每天有2万多名辅警在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文/唐亚新 杨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