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衡南“三资”监管破立并举探新路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10-31 07:29 【字体:

“数字哨兵”站岗,“解剖麻雀”清源

衡南“三资”监管破立并举探新路

  面对农村集体“三资”分布零散、类型复杂、监管难度大的普遍困境,衡南县积极探索精准治理新路径,交出了一份“向科技要效率、向深挖要实效”的精彩答卷。

  线上,“数字哨兵”24小时紧盯资金流向,实现智能预警;线下,“解剖麻雀”式驻场深挖病灶,推动问题清底;机制上,构建长效管控体系,夯实制度根基。

  一套系统严密、运行有效的“三资”治理体系,正持续为衡南乡村振兴赋能,推动乡村治理迈向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新格局。

  线上“数字哨兵”:让监管无处不在

  “这个村本月记账次数异常频繁。”“这笔资金的收款方与事由不太匹配,需要重点关注一下。”在衡南县农业农村局“三资”管理指导服务股,工作人员小谢每天的工作,就是从“湖南省农村财务管理”平台的海量数据中,捕捉这些细微的异常。

  为破解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难题,衡南县依托省级平台,建立起“线上随机抽查、线下实地复核”的常态化监管模式。系统会自动对记账频率、资金流向等进行大数据比对和智能预警,一旦发现异常,平台立即生成预警信息。

  “过去靠人工翻账本,像大海捞针。现在有数字平台帮我们,效率大大提高。”县农村经营服务中心主任封涛感慨道。

  预警信息生成后,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有的需要立即在线上下达督办函,要求乡镇和村里限期说明情况;有的则需要组织人员,直奔现场去核实。

  例如,在2023年,系统发现岐山镇赤堰村投资入股衡南科衡种养专业合作社的50万元本金到期未收回。经县农村经营服务中心审计核实后,通过对账检查、联合督查,并由镇村干部多次协调催收,最终成功收回了全部本金。

  衡南县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督”预警机制,运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二维码、“清易通·码上办”监督服务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打造了立体化的监督网络,将监督权直接交到群众手中。

  截至目前,通过这套系统,衡南已精准核实涉及资金59.98万元的问题。数字赋能,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腐败”和管理漏洞暴露在阳光之下。

  线下“解剖麻雀”:一竿子插到底

  衡南县对全县399个村进行了精准“画像”,分为提升村、重点村、薄弱村三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对重点村和薄弱村,县级力量直接介入,确保整治不留死角。

  对于线上预警或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村,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则会派出精干力量,开展“驻场解剖麻雀”式检查。

  “我们去一个村,不是简单查账,而是要把村里的‘三资’情况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检查一遍,还要听取群众的心声,找出所有‘病症’。”封涛说道。

  2023年5月,检查组在云集街道渡口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驻场检查。检查组由县农业农村局业务骨干和乡镇农经工作人员组成,他们住在村里,白天查账目、看现场、访群众,晚上开会梳理问题、分析原因。

  “我们发现村里有白条入账、现金管理混乱、还有两处闲置的集体资产没有登记入账……”检查组将发现的10类具体问题逐一列出,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体检报告”。

  针对这些症结,检查组开出了精准“药方”:指导村“两委”建立规范的财务流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分级审批制度,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治疗方案”立竿见影。村班子痛定思痛,在县乡两级的持续指导下,规范了管理,盘活了资源。2024年,渡口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至19.6万元,村民的信任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核心机制:“双代管”扎紧村集体“钱袋子”

  如果说线上平台是“火眼金睛”,驻场解剖是“外科手术”,那么“村集体资金‘双代管’”机制,就是一道扎紧村集体“钱袋子”的“防火墙”。

  “双代管”机制始于2010年《衡南县村账乡镇代管实施细则》的出台,在2023年《衡南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所谓“双代管”,是指在坚持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乡镇(街道)成立的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对村集体的资金和账目进行统一代理管理。

  在这一机制下,各村的集体收入必须全额存入村级专户,由村和乡镇核算中心实行“双印鉴”管理。村里要动用资金,首先要经过民主程序,还要报到乡镇核算中心审核。

  “这就给村里的钱袋子加了第二道锁。”封涛解释道:“‘双代管’机制让‘管钱的不直接花钱,花钱的不能随意管钱’,形成了有效的内部制约。”

  机制设计十分细致。比如,单笔超1000元的开支必须银行转账,库存现金不超过3000元;工程建设方面,5万元以下要走“四议两公开”程序,5万至200万元由乡镇组织发包,超过200万元必须公开招投标。

  严格的监管既带来了村务透明,更唤醒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过去大家觉得村务是干部的事,现在不一样了。”封涛说:“随着‘四议两公开’这些制度不断完善,村民发现自己的意见真管用,参与村务的热情自然就高了。”

  自深化“双代管”机制以来,全县农村集体资金规范使用率显著提升,涉及“三资”的信访投诉量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规范的治理环境激发了发展活力——2024年全县村集体经营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文/曾愉捷 倪新成 邹高峰)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唐媛
相关阅读

【衡阳市】衡南“三资”监管破立并举探新路

33837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