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年冬天不是缺电就是缺气,实在不行就限制使用。除了经济发展快的原因外,说明在规划方面往往缺乏前瞻性,过于保守。这种基础设施也是民生工程,应当规划满足未来十年的需求。今年推行的“气化湖南”工程,有新建广西支干线上等管线,但是没有规划天然气发电站。如果没有天然气发电站发挥用气用电的调峰作用,就不能解决湖南冬天居民用气问题,可是湖南用气最紧张的时间只有冬天两个月,剩余十个月天然气就会富余。富余的时候天然气价格是最便宜的。但是夏天长沙又会缺电。如果用天然气来发电岂不是解决居民长沙夏天用电高峰问题。修建天然发电站可以很好用于调峰居民用电和用气,既解决湖南居民高峰用气用电的问题,又能保证湖南能够长期大量稳定用气。如果省内与广西共同投资建设专供湖南供气站和天然气管道,利用海上LNG船向国外采购便宜的天然气,入港后直达湖南,可以有效降低平时居民用气的价格。
[详细]借鉴企业设立首席转型官的经验,建议在各级政府发改部门设立首席经济发展转型官,成立首席经济发展转型官联盟,成为推进经济发展转型的有力保障和中坚力量。经济发展转型方向是高质量发展,目标是民富国强,路径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转型包括五个类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转型;建立自主创新体系的战略转型;人力资本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增强发展新动能为目标的战略转型;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转型。首席经济发展转型官负责明确清晰的战略愿景和路线图,定义经济发展转型的举措,积极沟通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找到方法说服抵触转型变革的某些群体。
[详细]2021年湖南中央第一批水利资金中很多山区河道治理都有千万元的资金,但饮水却只有一百万的资金。这样的安排不合理。1、山区对饮水工程更加急需。因为地形起伏大,人口密度小。水厂规模小,人均成本大。而过去饮水工程下的资金是以人均来下达。已建的饮水工程起点低,覆盖范围小。很多工程连过滤都没有,更不用提消毒了。2、山区对河道治理需求很小。山区河流两岸田土少,村庄往往在高处,即使涨洪水被淹,也仅仅损失少量田地,损失很小。3、饮水工程比河道治理更有性价比。河道治理工程投资千万往往是治理河道2-3公里,受益人口2-3千人。河道修整,仅仅变得漂亮了,但花的钱却很多。而饮水千万的资金可以很好的解决1-2万人的饮水问题,足以覆盖一个乡镇。受益人口多,花钱还少。希望政策更加符合地方需求。
[详细]1、建议将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纳入岳麓山实验室的范畴。根据对各省国家实验室的规划研究发现,很少有省份把生物种业作为本地区国家实验室的重点研究领域。湖南在生物种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成果,拥有六名生物种业领域院士。如果把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纳入岳麓山实验室研究领域,将有利于发挥湖南科研的比较优势,避免与其他发达省市扎堆在部分热门领域竞争;2、国家将启动中国脑计划,建议将中南大学国家精神医学中心纳入岳麓山实验室建设范畴,并积极加入中国脑计划,推动我省在脑科学领域成为国内的领跑者;3、依托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中南大学国家精神医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积极申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生物种业、脑设施、轨道交通、量子计算、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在岳麓山地区形成聚集效应。以便于依托岳麓山大科城(实验室)申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推动长株潭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