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实施五年产业集群兴湘战略,助力湖南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 ||
日期 | 2020-12-29 | 网名 | 曾权 |
内容 |
我省已形成多个制造业集群,但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配套发展滞后,考核评价不科学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实施产业集群兴湘战略(5年):一是发挥政府指导作用,通过资助、基金、混改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集群发展,同时以分类推进的方式管理集群建设,针对弱势技术与产业、落后区域设立专项扶持计划,对发展较好的技术与产业采取竞争模式,促进企业提高创新力;二是改变产业评价体系,把产业集群和企业竞争力放首位,把税收、产值等经济指标放第二位;三是制定差异化产业倍增政策,政策以支持创新活动、促进成果转移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首要目标,方向偏重促进企业投资生产设备和提高工艺;四是鼓励组建中立高效的第三方机构,构建网络化共享服务体系,重视政府对集群的评估与监测;五是以协会注册、企业形式建立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创新模式,构建集群内企业共性技术的联合开发机制和共享平台。 |
答复部门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
答复时间 | 2021-01-04 | ||
答复内容 |
一、关于我省产业集群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省围绕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建设。主要做法是通过竞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初赛确定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经过决赛认定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所做的主要工作有:一是推动建立了一批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制定了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机构建设规范和指南,召开了集群促进机构建设培训会议,推动各市州按照集群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指导各市州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确定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创新集群治理模式,建立集群发展促进机构。通过建立集群发展促进机构,优化集群发展生态,鼓励集群企业形成资源共享和利益共享抱团发展态势,解决集群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二是确定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2020年,通过初赛,确定了17个集群作为我省首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储备了一批有潜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参加2021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列入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17个培育对象加强协调服务,推动集群在优化产业生态、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品牌培育、集群+工业互联网等方面加快发展。三是积极参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2020年,围绕“3+3+2”集群建设体系,推荐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长沙先进储能材料等4个集群参加今年工信部举办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指导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株洲先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参加工信部2020年12月组织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四是搭建集群交流共享平台。2020年,先后举办了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机构规范培训会、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家报告会、“专家集群深度行”、集群发展专家座谈会、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等活动。郴州市嘉禾铸(锻)造产业集群被中国铸造协会遴选确定为2021年度全国铸造行业产业集群第七届年会(现场经验交流会)的举办地。总结集群发展经验,向工信部报送了我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工信部向中办、国办专报《湖南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抓手,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四大痛点》的经验做法,我厅及长沙市工程机械协会在工信部“探索链长制及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部分省市经验交流视频会”上作典型发言。五是实施“3330”集群培育发展计划(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3个国家级集群、30个省级集群)。“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3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3个国家级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和加快提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创新、5G装备、新一代半导体、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终端、输变电装备、轻纺、生态绿色食品、农机等30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我厅正在抓紧起草制定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发展规划、实施意见以及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管理办法,推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并在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将吸纳您所提出的发挥政府指导作用、改变产业评价体系、制定差异化倍增政策、鼓励组建高效的第三方机构等意见建议。 二、关于几个具体建议 近年来,我省通过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等对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给予支持。将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分为规模效益突出的优势产业集群和专业化细分领域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进行分类认定和评价。在对全省各园区产业发展评价过程中,分长株潭、湘南、大湘西、洞庭湖四个片区确定了一批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的园区。目前,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我厅正在分类实施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先进材料提升工程、食品医药轻纺创优、制造业就近配套、军民融合产业提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造业技术创新、新一轮制造业开放合作等十大专项行动,支持产业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我省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发展战略,持续加强和支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均强化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要求。 感谢您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