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屏障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05-27 06:15 【字体:

  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显示,今后一段时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生物安全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行政处罚法、人民武装警察法等。消息一出,很多媒体与网友都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终于来了”以表达关注、期待之情。

  互联网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科技发展得越快,风险也随之越来越大。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潜在价值刺激着硬件设备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等企业使用各种方法对之进行收集。同时,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背后的黑灰产业技术和手段一直在变化,民众防不胜防。特别是疫情期间,公民配合防疫工作提供个人信息,却遭遇多渠道泄漏,给当事人生活带来骚扰、歧视等诸多困扰。

  我国虽然有很多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但由于未成体系,多个部门也是“九龙治水”难有实效,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领域甚至成为“空白地带”。为了保障和推动新常态下经济和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我国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是顺应形势与民意的必然之举。

  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是给个人信息保护加装法治盔甲,给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戴上法律的紧箍,为企业行为标明底线,防止个人信息被有意、无意甚至恶意地搜集、泄漏与贩卖。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受到来自法制、科技、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不允许任何单位及个人肆意窥探、上传公众隐私信息,全力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市场公平公正。相关企业也要加强行业自律与法律意识,坚决摒弃那种唯利是图、投机取巧,侵犯用户利益的行为,为民众提供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广大民众更要加强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辨别网络安全的能力。只有各方携手,把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在实处,方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社会安宁。

  (文/斯涵涵)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吴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