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府专题 > 决胜全面小康——聚焦2020年湖南两会 > 报告解读 > 今年工作 > 详情
2019年全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预计GDP增长7.6%
2019年,面对经济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省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左右,保持在目标区间。
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2300多个,新引进112家“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00个。将有20个贫困县摘帽,718个贫困村出列,6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新增减税超过460亿元,降低企业电、气、油、运输成本86.3亿元,制造业贷款增长10%左右。公布20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0%。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0.3%,新增城镇就业80.8万人。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
2020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全面小康决胜年”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7.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城镇化率达58%,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重点抓好10项工作
1.打好三大攻坚战
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布局、帮扶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做好返贫人口与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精准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加快制定《洞庭湖保护条例》,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2.壮大实体经济
深化产业项目建设行动,持续抓好“五个100”工程。发展总部经济培育龙头企业,出台专项鼓励扶持政策。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继续抓好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善再担保体系。提升园区产出效益,继续实施“135”工程升级版。
3.扩大内需
推进长沙机场改扩建、湘西和郴州机场项目建设。加快常益长、张吉怀铁路建设,全力做好长赣、邵永、铜吉等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渝怀复线、焦柳铁路怀柳段电气化改造、石长铁路联络线建成投运。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
实施一批保障房、老旧小区改造、污水垃圾处理、城市停车场等领域项目。加快建设永州电厂等能源项目。加快5G基站建设和商用步伐。
支持长沙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文旅消费试点城市。
4.创新引领
加快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创建一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加快构建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各类主体融通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推进一批创新项目,集聚一批创新人才。
5.对外开放
积极创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组建中非经贸孵化园、研究院等平台,支持黄花机场增开国际航线和常态化货运班机。加快阿治曼中国城、波兰工业园等境外园区建设,完善“湘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加快长沙、岳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对接长三角和粵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
6.乡村振兴
深入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六大强农行动”、优质粮油工程,着力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培育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全面完成“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加快推动农村信息化。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村庄规划等重点任务。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
7.区域协调发展
着力推动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群辐射带动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样板区。
加快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积极参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
加快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加快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支持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8.民营经济发展
修订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深入开展促进民间投资“六大专项行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
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大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力度。
9.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加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提升税收占比”三年行动计划。
10.民生保障
促进充分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
推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
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促进安全稳定。
(文/王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