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府专题 > 决胜全面小康——聚焦2020年湖南两会 > 报告解读 > 今年工作 > 详情
2020•只争朝夕——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坚持科学稳健,坚持系统优化,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底线思维,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进一步释放积蓄的发展动能和市场活力,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培育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装配式建筑等产业集群规模和水平。
力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5G与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积极创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打造“135”工程升级版,力争千亿园区达到14家。
·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
支持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企业和集团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跻身“三类500强”。
大力发展企业区域总部,以及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
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力争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大力发展高效安全、绿色普惠、开放创新的现代金融服务。
·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扩大实物商品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打造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夜经济”地标。
·营造透明公正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突出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
2.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确保现行标准下剩余的1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加强返贫监测预警;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发展。
·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现洞庭湖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推进全域土地整治。
·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
加快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做好政府债务化解工作;完善化债激励约束机制;实施“提升税收占比”三年行动计划。
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
3.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打造内陆创新开放高地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推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加快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两山”建设,推进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生物种业、耐盐碱水稻等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岳麓山国家实验室。
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深入推进“芙蓉人才行动计划”。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加快建设中非经贸孵化园、研究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跨省对话合作常态化机制。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程机械、建筑业等优势产业和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
积极参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发展,构筑我省西部陆路出海大通道;加快临空临港经济区建设;积极创建中国(湖南)自贸区;加快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
4.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林产品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营销数字化,大力推行“身份证”管理。
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和农业装备产业升级。
·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整省试点改革任务;完善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政策;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抓好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狠抓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加快市市通高铁的建设步伐,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支持长沙、衡阳、岳阳、郴州、怀化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大力实施市政设施、城乡环境、产业配套、防灾减灾、公共服务等五大补短板惠民生工程。
·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加快推动长株潭一体化,推进“三干两轨”建设,打造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
加快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
加快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力争城镇化率达到58%。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做好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制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6.锐意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产业布局,巩固去产能成果;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国资监管方式;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支持民营企业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
·加强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建设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发布省级“三线一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7.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全面达标升级;抓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理顺县级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积极培育文旅装备制造、红色教育培训、特色民宿、生态旅游等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推进湘赣边红色旅游协作区建设,办好红色旅游国际博览会。
8.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就业兜底保障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和改进乡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及农村教学点规划建设;建成芙蓉学校37所、新开工39所,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加快推进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力争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加快健康湖南建设
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推进“互联网+医疗”。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全面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加快推进个人医保卡全省通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
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长效化;落实“四个最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
9.全面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完善急战一体、激励创新、军民融合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落实军人军属待遇保障政策;深入开展新一轮“双拥”创建活动。
10.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砥砺初心、担当使命,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努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2020年办好12件重点民生实事
01 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25万个
02 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5万人次 其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15万人次
03 建制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全科医生全覆盖 每个行政村卫生室每年补助运行经费6000元
04 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40万人次 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100万人
05 新改扩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50所以上 新增床位不少于5000张
06 开工改造1000个城镇老旧小区
07 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0公里
08 新增和巩固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20万
09 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投资6亿元
10 改(新)建100万户农村户用厕所 1000个农村公厕
11 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
12 实施残障人士康复救助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均提标至每人每月65元
(文/冒蕞 刘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