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两会专题_已归档(20180905)>读报告>热议> 详情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何在?如何让发展的后劲强起来?1月16日,来自衡阳市代表团的代表们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围绕这个命题各抒己见、侃侃而谈。
“我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将范围逐步扩大到了全省,有力促进了全省的生态文明改革建设。”周海兵代表认为,如今我们又迎来了长株潭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的大好机遇,应该比照两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争取将其他有基础、有优势的地区纳入试点范围,带动各市州加快制造业升级振兴。
制造业的主体是企业,是增强发展动力的根本所在。接过周海兵代表的话头,来自企业的屠玉炯代表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服务,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更多地到企业了解实情、指导发展、解决困难。”
“军民融合中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胡锦明代表认为,培育发展新动力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他以衡阳为例,认为应在衡阳建立核工业产业园,与国家核工业总公司对接,增加生产线,延长产业链。
为大家介绍了耒阳油茶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后,李万元代表“提醒”大家,三大产业需要齐头并进,尤其是农业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又有丰富且优质的产品种类,应该在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上拿出更有力的行动,“走高端路线”。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职责,高校强了,发展的后劲就大了。”冯志刚代表建议政府部门在产学结合上多牵线搭桥,如南华大学的核工业专业在全国都具有优势,但产业化进度比较慢的问题还得不到解决。他同时建议,在“双一流”建设具体实施中要突出各所高校和优势学科的特色,如中南大学的有色金属等专业、南华大学矿业工程等。
“推动发展,需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只有这样才能让发展后劲强起来。”郭宜彬代表建议,在推进湖南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时,成立专门的指导机构或服务公司,为这些企业熟悉国外贸易政策和市场环境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