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两会专题_已归档(20180905)>读报告>权威解读> 详情

攻坚克难 稳中求进——计划报告解读

  地区生产总值跨上3万亿新台阶 

  2016年,全省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妥善应对多重挑战,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重点改革加力增效,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大战略纵深推进,民生福祉积极改善,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预计达到3.1万亿元,增长8%左右。

  预计基础设施、民生和生态投资分别增长25.6%、46.8%和29.5%。新增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141家,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顺利,湘江新区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长株潭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涉民财政支出占比达到70%,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连续12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预计全年减贫125万人,异地扶贫搬迁16万人。

  今年主要预期指标 

  今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但新动能加快成长,发展空间逐步拓宽,发展合力不断增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017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重点抓好10项工作 

  一、创新引领

  加快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健全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调、部门协作机制。

  组建多层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争取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落户湖南。

  新增建设5家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和100家左右省级创新平台。

  增强高新区集聚优质创新资源能力,力争年内培育2个国家级高新区,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

  二、转型升级

  预期产业投资1.2万亿元左右。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深入实施20大新兴优势产业链计划。

  重点支持技改并实施300个左右重大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抓好吉利新能源汽车、广汽菲克和三菱、中铁重工地下装备等重大项目建设。

  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预期旅游总收入增长19%、文化创意产业增长12%。

  三、实体经济

  持续开展“三去一降一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落实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26条政策,实施促进民间投资六大专项行动。

  加快启动一批PPP重大项目。

  实施“333”重大项目建设等计划,推动供需平衡。

  四、重农强农

  预期农业投资增长20%左右。

  继续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新型农业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支撑四大体系。

  五、基础设施

  预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以上。

  重点推进“四网”升级。交通网:公路力争新开通高速公路772公里,建成干线公路1000公里以上,提质改造农村公路8000公里,铁路力争渝长厦高铁长益常段年内开工,民航着力打造黄花机场区域性航空枢纽,水运启动湘江永州至衡阳航道疏浚工程等。能源网:加快省外能源输入通道、农网改造、升级智能电网、气化湖南等重大项目建设。水利网:加快洞庭湖蓄洪安全工程、县级以上城市防洪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海绵城市等建设。信息网:加快长株潭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群建设等。

  六、深化改革

  集中力量突破华菱、湘电改革,带动深化省属国企改革。

  以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价格机制改革等为重点。

  动态调整并公布“三清单一目录”,加快“五证合一”、“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

  七、开放崛起

  深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动湘企出湘,支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工电器等优势产业抱团出海。

  加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抓好园区“破零倍增”行动。

  加快复制和推广自贸区经验,在长株潭和大湘南地区开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试点,有序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

  申报建立湖南自贸区。

  八、区域融合

  深入实施“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战略。

  大力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支持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支持岳阳、郴州、怀化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与周边省份、域内城镇的高效通勤和一体化发展。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居住证制度,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九、生态文明

  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生态强省”战略落地。预期生态投资增长25%左右。

  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完成南山国家公园试点任务。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洞庭湖水环境整治10大工程、5大专项行动,清水塘、竹埠港、锡矿山、水口山、三十六湾等重点区域治理改造,长株潭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重大项目。

  抓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燃煤小锅炉淘汰和重点行业达标排放治理。加强机动车尾气、建筑和道路扬尘管控。

  全面推行成品油国Ⅴ标准。

  十、社会民生

  预期民生投资增长25%左右。

  以武陵山、罗霄山片区为重点,以湘西州为主战场,实施“7大脱贫攻坚行动”、“7大扶贫工程”。

  确保年内110万贫困人口脱贫(不含兜底一批人口)、2500个以上贫困村脱贫出列、10个扶贫重点县摘帽,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3万人。

  进一步做好就业托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工作,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2017年我省主要预期指标方案 

  

主要指标 预期目标 属性
绝对值 增速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3000以上 8%左右 预期性
其中:服务业(亿元) 9.5% 预期性
二、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7% 预期性
三、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1500左右 13% 预期性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4840左右 11.5% 预期性
五、进出口总额(亿元) 1912左右 8% 预期性
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4515.7 6%以上 预期性
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2800左右 8%左右 预期性
八、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4左右 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预期性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预期性
九、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1.5%以上 预期性
十、万元GDP能耗 下降3% 约束性
十一、化学需氧排放量 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约束性
十二、氨氮排放量 约束性
十三、二氧化硫排放量 约束性
十四、氮氧化物排放量 约束性
十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左右 预期性
十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70 预期性
十七、贫困人口脱贫人数(万人) 110(不含兜底一批人口) 预期性
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人数(万人) 33 预期性

  

  注:8%左右的目标,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既符合中央稳中求进的要求,又切合湖南发展实际,贯彻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能够满足稳定预期和扩大就业的需要,也能为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争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