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会大视野>八面来风

真情描绘幸福景

  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

  与10年、20年前明显不同,这些年衡阳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吸引了许多在外地创业、打工的“大雁”纷纷回家。而作为长期工作、生活在此的衡阳人,心中却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获得感”。

  2015年,衡阳民生事业持续推进:连续3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60%以上,2015年达62%,16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8万余人;新增城镇就业7.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8%、9.5%;“两房两棚”新开工5.8万多套,化解城区大班额新增学位3.1万个,市体育馆、游泳馆投入使用;安全生产考核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社会综合治理荣获“全省先进”。

  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亿龙说:作为一个地方的执政者、建设者和推动者,一定要有“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情怀,要“真心实意重民生”!

  几年来衡阳绘就的民生美图,为这番话落下了厚重的注脚。

  1 看重再看重,托举民生“制高点”

  对于任何一个地区来说,发展都是第一要务,但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衡阳市委、市政府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发展,最终是为了让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是为了让群众有更多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民生问题,需看重、再看重,怎么看重都不为过。“真心实意重民生”作为衡阳各项工作的“圆心”,被放在了“制高点”的位置。

  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工业重镇、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宜居家园”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开放带动、基础先行、兴工强农、创新发展”战略,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在各类会议、项目现场、日常工作中,强调最多的莫过于“民生”二字。“心无百姓莫为‘官’!领导干部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应当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仆,把人生追求融入到造福群众的不懈努力中去,使践行‘三严三实’在为民服务中展现底色、经受检验。”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李亿龙给大家上党课,要求领导干部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平时哪怕日程再紧、工作再忙,他每隔一段时间总要下到基层,到田间地头、乡村街道、厂矿企业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督促民生项目的推进,了解群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不少普通老百姓因此成了书记的“粉丝”、“好朋友”。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也总将民生问题设为重要议题,集思广益予以解决:重点研究湘江流域治理问题,还老百姓蓝天碧水、绿树青山;讨论解决“大班额”问题,让家长和孩子们不再为择校犯难;专题研究棚户区改造问题,让蜗居老房里的老住户们也享受“广厦千万间”的公平和惬意……种种惠民利民的措施办法,经过精心思虑、科学决策后进入践行,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福祉。

  数据显示,近3年来衡阳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近3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6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514、14500元,分别是2010年的1.71、2.01倍,衡阳人民的生活正向全面小康大步迈进。

  2 落实再落实,打造民生“项目榜”

  项目是发展的引擎,也是民生的基石。推进民生事业若不务虚空谈,就必须切实落到“项目”上。去年衡阳市共实施重点社会民生项目61个,总投资235亿元。铁板钉钉的“项目榜”,让“惠及民生”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动。

  衡阳把解决民生诉求融入项目建设,几个“大手笔”真正让人信服——

  通过启动来雁新城、滨江新区建设,以“大集结”模式破解国企改制、棚户区改造和湘江流域环境治理,将沿江风光带建设及城市景观建设融入项目中,沿江有污染的化工企业纷纷关停、整治、搬迁,一批民生遗留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启动水口山金铜综合回收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近30亿元对产业项目进行改造升级,在产量、销售收入、实现利税等方面再造一个“水口山”的同时,更为推进湘江流域衡阳段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写就关键的一笔,真正实现了流域的源头减排,提升金铜冶炼回收,降低能耗和污染,还老百姓一江碧水清波。

  通过将“幸福河治理工程”纳入市“十二五”改造规划,投入7亿元改造“幸福河”,关停、整治沿河污染企业,全面启动截污、截洪、引水补水、河道清淤及安全处置、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土壤修复等工程,沿途建成5大文化生态主题公园,新添14公里风光带,让昔日一条污水河重新拥有了幸福的含义。

  前不久,家住衡南县向阳镇道和坪村的陈运礼急匆匆赶到县城云集参加公共租赁住房抽签活动。在紧张的排队、登记、抽号后,陈运礼及来自全县城镇的219户住房困难家庭均在云集镇的“幸福家园”住宅区选到了属于自己的保障房。因病致残、房屋倒塌、多年来寄居在弟弟家的陈运礼,做梦都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如今梦想成真,他禁不住泪光闪闪:“我真是太幸运了!希望能有更多的困难家庭像我一样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过上好日子!”

  “十二五”特别是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置房建设,彻底改变安置房建设模式,启动“项目化”运作,将以前被拆迁村民“统规自建”和“统规联建”改为由各区城建投公司统规统建、拆建分离,大大提高安置房的质量和品质,让老百姓不仅“有得住”,而且“住得好”。

  衡阳市还特意将水口山百年工矿棚户区改造列为民生一号工程,抢抓全省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机遇,于去年4月正式启动水口山民生保障搬迁工程,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确保金铜项目1000米防护区内的4000户1.6万居民“脱棚上楼”。当前,鼎盛国际小区等3个安置小区正在抓紧建设,均选择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段,配套建有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和村级活动中心、文化体育场所等。预计今年5月,首批430户拆迁户将住进新居,实现“安居梦”。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交办会上,新一轮“项目交办令”又已下发。民生被纳入“共享”板块,将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福利和住房保障项目建设,安排项目58个,总投资350.1亿元,年度安排投资114.4亿元。

  3   贴近再贴近,服务民生“零距离”

  政务环境更阳光,政府更高效,办事更方便,是老百姓最迫切的诉求。为了让服务贴近再贴近,2015年底,衡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址正式建成运行,50家单位494项事项进驻,多功能“政务超市”全面提质,赢得了群众的由衷“点赞”。

  面子上的“漂亮”,离不开底子上的“功夫”。在此之前,衡阳市加快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政府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效能、廉洁”政府,在市县两级政府大力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建设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市本级行政职权由5140项“瘦身”至3072项,精简率达40.23%。“责任清单”则通过确定59个市直部门责任清单1784项,确保了政府工作部门“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成为打击“为官不为”的利器。市政府还及时发布负面清单和《衡阳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5年本)》,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放水养鱼”的最大空间。

  通过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衡阳市31个部门205项行政许可项目流程重新厘清,承诺时限从法定的4100个总工作日减少到906个总工作日,提速率达77.9%;行政审批环节总数从1025个精简到408个,精简率达60.2%;窗口即办件达到审批项目总数的29.8%,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中每3项约有1项能在1个工作日内当场办结。办事群众再不用“多头跑”、“来回跑”,真正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的一条龙服务。

  民生无小事。与百姓生活攸关的就医、入学、就业、文化、体育,点点滴滴莫不是市委、市政府心头紧挂的大事。通过合力推进,近年来衡阳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5.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通过小康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逐年稳步提升,分别达到2010年的1.71倍、2.02倍;通过扶贫攻坚,“十二五”以来全市25.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0.1万人,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形成,“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通过强化住房保障,建成城镇保障房12.1万套,改造农村危房55966户,解决22.4万人住房困难问题;通过全力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市图书馆主体竣工,村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市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市十运会成功举办……

  数据统计,2015年省下达衡阳重点民生实事任务15大项24个指标,衡阳还自加压力增加了“法律援助”1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共16大项25个指标,衡阳全部甚至超额完成任务,如: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40.67万人,完成省任务的119%,新增城镇就业68815人,完成任务的104%,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开工14300套,开工率达119%,城市棚户区改造已开工27800套,开工率达123%,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62263户,完成任务的110%。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5.6%,超省目标任务0.8%,县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实施救助573名,完成任务的135%,社区矫正中心5个全部建成,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任务集中在常宁市,完成706个行政村,完成任务的100%,法律援助完成2964件,完成任务的100%。

  真心实意重民生——责任在心,忠诚践诺,相信衡阳民生必将在“十三五”的崭新篇章中,绘就更多温暖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