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 大力推进法治湖南建设进程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盛茂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诚信建设,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把“建设诚信社会、打造法治湖南”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抓紧抓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全省广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认定活动,这是将诚信建设落在实处,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经济环境的具体行为,必将对建设诚信社会、打造法治湖南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是促进社会诚信的重要载体
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政无信必危,诚信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诚信缺失现象日益凸显,严重危害了经济社会发展、破坏了市场和社会秩序,损害了社会公正和群众利益,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重视社会诚信、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财富和社会服务的创造者和提供者,抓住了企业的诚信建设,也就抓住了社会诚信建设的主要环节。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旨在培育企业信用价值观念、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既是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诚信社会、打造“法制湖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多年来,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开展以记录和公示企业合同履约率为重点的“守合同重信用”活动,不断完善和创新合同履约信用记录和公示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搭建了一个诚信建设的有效载体,探索了一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下一步,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强化措施,把解决突出信用问题、推进信用建设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工作,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全过程,为实现湖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是推进企业信用的重要抓手
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赖以生存的根本、参与竞争的金字招牌。据统计,我国企业在市场中因信誉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00多亿元。我省这方面的经济损失也不少。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就是要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信用意识和自律能力,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首先,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有利于强化企业的法治意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保障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进一步加强合同法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有利于强化企业的法律意识、合同意识,引导和督促企业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经济行为,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使市场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其次,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信誉和经营道德的竞争。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就是要建立企业合同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合同履约率,培育诚信守约的商业道德,让企业深刻认识诚信在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自觉为建立和维护合同信用而努力。再者,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良好的职业操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自律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我们应当看到,在现实经营活动中,有些企业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使这些企业失去了消费者信任,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通过守合同重信用这块“金字招牌”,使消费者能够比较容易辨别诚与奸、好与坏,让失信者受惩、守信者获益,进而唤醒企业的自律意识,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三、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是增强政府诚信的重要内容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2790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涵盖所有企业类型和国民经济十六大行业,其中不少企业已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和主力军。近年来,根据国家的要求,省政府办公厅先后下发了《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暂行办法》、《湖南省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和《湖南省“十二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对全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的认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十二五”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全面设计和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作为推进“法治湖南”建设的有效抓手,严厉打击合同欺诈、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切实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一要形成工作合力。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高企业信用建设的工作效率。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联席会议职能,发挥联席会议作用。要根据《合同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条文,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监管的职责。二要建立激励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扶持力度,在银行信贷、国地税收、进出口检验、产品推介、土地审批、建设项目、劳动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体现守重价值,真正实施有效的企业信用激励、预警和防范措施。三要强化支撑保障。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的地方性法规,完善企业信用征信管理办法,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法制和政策保障;完善企业信用征集系统、披露系统、服务系统等平台建设,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加快整合各有关部门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全面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及数据库,为企业信用信息的应用提供信息保障。四要培育信用文化。广泛弘扬“诚实为荣、用户至上”的企业精神,加大企业违信成本,引导企业树立“有承诺就践行、有合同就遵守”的企业文化,并把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努力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