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湘潭市深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2018-11-13 11:05 【字体:

  初冬时节的湘潭,虽然室外气温很低,但走进这座城市,展现在眼前的却是重大项目遍地开花,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宽敞笔直的马路车来车往,远近高低的项目错落有致,绿水掩映的工厂忙而不乱。在园区、在项目、在厂房,处处都让人感受到“大美湘潭”建设正酣的气氛。

  今年是省、市产业项目建设年。乘着这股东风,湘潭顺势而为,以推进省委“五个100”、市委“五个一批”为重点,在落实责任、完善机制、统筹资源、优化服务等方面着力,形成万众一心谋产业,千方百计抓项目的良好格局。今年1-10月,全市铺排的233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17.95亿元,其中11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3.8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78.01%,排名全省前列。

  织密产业项目建设责任网

  9月13日,湘潭市召开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集中调度会,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以项目为大、以项目为重、以项目为先,推动湘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项目建设是一项多部门协同配合的系统性工程,如何才能凝聚起最大的合力?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湘潭给出的答案是:抓住关键、高位推动,把责任一抓到底。

  该市充分发挥市级领导的示范作用,抓住项目落地的关键环节,建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总召集人的产业项目建设年联席会议制度,以及一名市领导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对接一批重大企业、联系一批创新人才的市领导联点牵头负责制,确保“谁牵头、谁负责、谁牵头、能负责”。

  聚焦项目落地环节,湘潭成立了招商引资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落地办,全力以赴抓项目落地、投产、达效。按照“大督办、大通报、大追责”的要求,对42个2017年以来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落地情况开展专项督查11次,对项目落地面临的110个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了集中交办。同时,筛选出25个重大产业项目作为首批重点攻坚落地项目进行重点跟踪督办,解决了京东、多肽药物等多个项目落地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省“五个100”、市“五个一批”项目和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等关键重点项目,湘潭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了定困难问题、定牵头部门、定配合部门、定办理时限、定交办考核的“五定”问题交办机制,及时收集整理项目问题清单,实行“一月一交办、一季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制度。通过加强产业项目困难问题的交办、督办,雨湖产业新城、湘钢技改、通瑞汽车、佳海食品、山市晴岚、恒大养生谷、北大未名等多个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吉利汽车新能源技改、桑顿新能源三期等项目竣工投产。

  打通产业项目建设“肠梗阻”

  “从我来到办事窗口到拿到营业执照,前后不超过10分钟,太方便太快捷了!”日前,湘潭经开区泰富重装集团行政管理部负责人在办完经营范围变更业务后,激动地说。这也是湘潭全面深化改革,打通产业项目建设“肠梗阻”的一个缩影。

  为解决项目签约与落地难等突出问题,湘潭探索出台了《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企业投资承诺制试行办法》等文件,规定除房地产开发外的重大产业项目,在取得规划选址意见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阶段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只要企业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相关行政许可职能部门即可根据企业承诺依法对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实质性预审,并出具预审意见,待项目手续完备并达到法定条件后,再将预审意见转换为正式许可文件。此举真正实现了变部门审批“接力跑”为“同时跑”,打造了项目落地的“高速通道”。

  为全力优化产业项目建设的服务环境,湘潭市以“四责四诺”“五联五问”为总要求,对产业项目开展集中办公和专题调度。截至目前,全市发现和梳理产业项目、政务服务等方面问题1000多个,落实具体举措400多项,目前已有60%的问题解决到位,其他问题正在抓紧协调解决。湘潭还在全省率先开出了《投资建设项目“多评合一”试行办法》的“良方”,立项审批时限由60天以上缩减至20天,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湘潭经开区走访企业426次,先后解决了吉利配套用地、桑顿跨区域用电交易、地通融资担保等60余个问题;韶山实行市级领导“一线挂帅”、项目“一对一”专人专责,把决策会议直接搬到项目现场。总投资3亿元的电气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签约落地仅用时15天;昭山建立了“一部三平台”招商机制,实行“驻点招商”,引进了30多家文化、健康产业企业……湘潭各县(市、区)纷纷以务实举措打通产业项目建设的“肠梗阻”,掀起了产业项目建设的新高潮。

  创新产业项目建设帮扶模式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湘潭,却是“一个产业‘三长’帮”。

  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湘潭针对“智造谷”“汽车城”“军工城”的产业定位,组建了汽车制造、机器人、海工装备等18个产业链和16个特色产业联盟,在全省率先推行了“链长+盟长+行长”的“三长”联动抓产业机制,分别确定1名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选举联盟内1家核心企业为盟长单位,明确了每个产业链和产业联盟由1家银行牵头提供金融服务,通过“三长联动”推动产业链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7月5日,湘潭市召开全市机器人产业建设会议,市委主要负责人以机器人产业链链长的身份,与产业联盟盟长、银行行长及产业联盟的企业代表恳谈,共商发展。机器人产业是湘潭市新培育起来的新兴产业,也是最需要政府给予“阳光雨露”的产业。市委主要负责人任链长以来,致力推动该产业发展,不断培育和引进“明珠”企业,并且形成了串“珠”成链、补链做长、强链提质的发展态势。

  湘潭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则以汽车产业链链长的新身份,今年多次与盟长、行长们互动。在今年举行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配套协作对接会上,链长对湘潭汽车产业发展信心十足:“三长”唱戏,把资金链、创新链建在产业链上,就能形成合力、活力、推力和动力,汽车产业产值有望在2020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

  湘潭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链长+盟长+行长”共同联点产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把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引导到产业链条中来,把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相关产业发展资源集聚到产业联盟中来,促进了核心企业、配套企业合作共赢、抱团发展。

信息来源: 湘潭日报    责任编辑: 吕菊兰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湘潭市】湘潭市深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

7613608